SHYE
SINGER+MUSIC PRODUCER
@SHYE.MP3
16岁那年赢得国际性Vans Music Wanted音乐比赛,2022年荣获英国音乐杂志发起的NME Awards亚洲最佳新人奖的肯定。拍摄前,她才刚结束长达四个月的中国大型音乐竞演综艺《青年π计划》的拍摄。本地乐坛新星Shye今年不过21岁,但已战绩出色。以为她从小就被父母重点栽培成为音乐人?其实不然。她没接受过正统音乐训练,成为创作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完全是“误打误撞”的兴趣。

三岁就开始练习舞蹈(Shye会跳芭蕾、中国舞蹈、爵士舞、踢踏舞),原本是想当舞者?
也没有啦。跟很多本地小朋友一样,就是妈妈帮我报名的课程,主要是学习纪律和训练集中力。
又为何会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
我没有上过正统的音乐训练,印象中只有三岁时,妈妈曾带我到Yahama上音乐课。其实家里完全没有音乐氛围,也没有人会演奏乐器。记不清是何时,我开始喜欢哼哼唱唱。上了中学因有了自己的电脑,里面有个GarageBand的音乐创作软件很有趣,才开始通过YouTube视频教学来学习操作。玩了约半年后,就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Vans Music Wanted(2018年),并很幸运地得了奖。
之后还一手包办制作首张创作专辑——《Days To Morning Glory》?
那是疫情爆发的“宅家”期间,我不想无所事事就开始音乐创作。可说是“因祸得福”,我就自己摸索词曲创作、编曲、乐器演奏等完成了那张专辑,算是正式开启要作为创作歌手和制作人的音乐生涯。那个时期也想了很多,会问自己在音乐上要做些什么?及未来走向等。
没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是不是也多少让你的创作与众不同?
可能有人会觉得,若要从事音乐创作或制 作 ,就一定要有特定音乐训练和基础才能开始。我不否认这确实 有帮助,这样就不会在初期像个无头苍蝇,毫无头绪。就我的经历而言,虽没受过正规音乐训练,但还是通过了一些电子软件的帮助,所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或许也因为没有一些固有观念,我会尝试不同方式来探索音乐创作。这么说吧,好比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大家的做法其实都各有不同。

听说你是K-pop迷?喜欢哪些偶像?
哈哈,是的!喜欢的团体真的太多,很难一一列出。举个例子,我喜欢Stray Kids,他们除了唱跳还是创作型男团,作 品充满个人的元素。可以兼顾那么多,这点让我非常佩服。我也很喜欢ITZY的舞蹈!我在12岁就停止上舞蹈课,可是因为太喜欢K-pop又开始跳起舞,还会分享视频到社交媒体。我觉得K-pop可说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桥梁”,很多时候即使遇到不认识或不熟的人,可若谈到K-pop似乎马上就能click!因为,K-pop的受众群体真的太广了。
K-pop也影响了你的音乐创作和舞台出演吗?
更多来说是音乐制作的技术层面上。我很喜欢K-pop团体在声乐制作、乐器混音等的细节处理。记得2019年我第一次听到ITZY的歌曲很震撼,就开始留意不同K-pop团体的音乐制作细节,然后思考如何运用在自己 的音乐上。也从那 个时候,我的音乐有了很大的改变。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韩国乐坛竞争激烈,很多歌手和团体都是经过多年磨练才出道。可知道歌手在台上用挂耳式麦克风边唱边跳,要做到“气定神闲”得下多少苦工啊,我自己尝试后证实了真的很不容易。
TikTok等社交平台,是不是让新一代音乐人更容易有出路?
也不全然。相比以前,现在做音乐真的比较容易,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相关软件即可开始。但也正因如此,导致竞争更加激烈,要如何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有时候因为社交媒体的运作形式,会让一首歌突然爆红,但之后呢?如何在音乐路上长远地走下去,这点让我思考良久。

可会非常在乎自己的音乐流量?
数字流量不代表所有。我很感恩自己还有机会参与各种现场表演,当现场支持者跟我的音乐互动和交流,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货真价实的“证据”。我的作品真的有人欣赏,我对他们而言不是“数字”。
有机会参与中国实境音乐节目《青年π计划》,心情如何?
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中国制作单位是如何“知道”我的。收到对方的电邮时,我和家人在南韩度假,而节目录制时间跟我在美国的一个音乐节表演撞期,原本不想参与的。可是对方盛意拳拳且不断说服,最后我就决定试试看。
听说刚开始让你有文化震撼?
美国的表演一结束,我就搭飞机回新加坡转机再到长沙(美国没有直飞长沙的航班),在马不停蹄的飞行途中
几乎没睡。下机后被接到酒店,然后立马开始一系列定装、拍摄和彩排。因是实境节目,制作团队的规模大概有上千人,我无时无刻要别着麦和面对摄像机,这些都让我有点overwhelmed 。在以中文为主的国家,节目全程录制和与参赛者的交流都是以纯华语进行。我虽然不是完全不会说(Shye是中英混血儿),可是因为腔调、语速和用词等的不同,令我感到很吃力。再加上个性有点慢热和shy(她表示如其名),大概 到了较后期才真正比较放得开。

参与大型音乐竞演让你收获不少吧?
在后期认识了不少在音乐上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还保持着联络。我也接触到很多不同音乐类型和风格,开拓了我的音乐视野。比赛后中文当然进步了很多,但最大的提升是在舞台上的自信。它就像是一场boot camp,让我急速成长。
如何看待成名的压力?
会给压力的,其实只有我自己。当目光越来越多,你对自己的表现会越严格。我绝不会把自己归类成明星或红人——我只是一个因为有了音乐平台,因此有机会让更多人认识我作品的女孩而已。

摄影 Phyllicia Wang
造型 Terence Lee
发型 William Wang, @Kimistryhairboutique
彩妆 Kimberly @kimxbby_ using Chanel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