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顾:和欧萱去罗马看高定!

“我会劈头就问她‘oh…do you wanna switch places (要不要和我调换身份)?’”
欧萱笑答。
她希望那个“欧萱”的性格和自己截然不同:“我希望 她头脑简单点、少根筋,不会想太多也不会钻牛角尖。
这样的人都是happy people,哈哈!”
欧萱,想很多所以不happy?
“是啊,我很多时候会想太多,在工作上会给自己很大压力,当事情进行得不顺遂时就会感到气馁。所以我常想如果自己少根筋的话,或许会快乐点。”
坐着“旁听”的经纪人Bao忽然插话:“我觉得她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聪明,对很多事情都要求100%。老实说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能凡事做到100%?我也发现她很多时候一心想帮人,却会被误会成‘欧萱是不是认为我不够好?’或‘欧萱是否自视过高?’。她的个性太直接,但其实一点恶意也没有。我记得有位监制曾这样说她‘女孩子不要太聪明’;她当时很迷惘地问我‘如果我不是太聪明,我会快乐些?’”
然后欧萱忽然大声嚷嚷:“我知道了!我会希望那个‘欧萱’是男的!”
她大笑一番后说:“女人对事情提出意见会被认为难搞;男人做同样的事却会被认为很smart很帅。”
2019年的今天确实还存有这种“性别不公”。
两年前访欧萱,当时她刚成为自由身和《女友》一起到米兰和巴黎出席时尚周,成为本地第一位亮相国际 时尚周的明星。
当时我们聊了很多。
这次为《女友》“更新版”9月号答应亲自访她后,老实说……我有点后悔。
因上次聊得太透彻,这次,还能问什么? 虽然她在过去两年确实做了很多。
两年前她执导的首部短片《The Last Entry》(记。意)还在后制阶段,现已上映甚至获提名东京短片电影节的 “最佳短片”奖;她说不想“耗掉热情”一部接一部戏去拍,过去两年也参演了两部剧集;还有她已即将(她将 飞赴东京完成最后一学期)成为国际烹饪名校Le Cordon Bleu的烘培系毕业生。
过去两年,她说日子过得很充实。
“当初决定离开舒适圈时,当然是有顾虑的。然后一切沉淀后日子一天天过,我发现自己其实过得很开心。 可以做想做的事,可以安排时间上课,可以学到新东西又有新发展……日子过得很实在。” 因对想做的事抱有热情,她说无论用多少时间和心血,都会去做到最好。
“两部短片(她的第二部短片《Senses》已完成)我都全权负责,过程中成长得很快也学到很多。记得我当初 亲自去接洽很多事情时,有人说我不该放下身段凡事亲力亲为;我反问why not,因为我想学。我不要成为那个只会坐在那儿吩咐别人做事的制片人;不懂的话我会承认我不懂,然后用心去学。” 她感恩生命中很多不同阶段总有贵人相助:“筹备第一部片时就有很多朋友对我说‘只要你有需要,我们必会no strings attached地帮你’,这让我很感动。还有在日本认识的Takasaki高崎市(她是该市宣传大使)那群朋友,都很热情地把我当自家人一样照顾。有时候…… 真的得在外才会懂得哪些朋友是爱你、懂你、相信你,站在你身边无条件支持你的。”
谈及朋友,她略有所思。
“我若真心将一个人当朋友的话,他/她有需要时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帮的。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常见面,而我也不是会时不时发简讯问候,然后哈拉几句的那种朋友。可能因为这样……很多人会认为我只是在有 需要时才联系他们。我反而认为真正的朋友,就算很久没见也还是能敞开心房地聊,开怀地笑。”

想阅读完整专访,记得购买《女友》9月号哦!

此外,也请看:“欧萱也是粉丝!第二代 “小黑瓶”重磅出击 #微生态护肤7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