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ly Dai 记者:
早在去年秋冬Artisanal高定秀上,创意总监John Galliano已在模特脚踝支起“手机架”,还有“VR设备”头饰和悬挂/内插iPad的手袋(同属NDN——Neo-digital native系列手袋)。这些设计让人联想到“机不可失”的现代人类,灵感是来自他身边那些依赖电子产品的年轻助手及实习生们。
不是“未来感”,是“当代纪实”。
他说“我们都是游牧民族”,因一机在手就能上天入地。为何在脚上?据称是一场与GoPro设备及自拍杆的“对抗”,不再以头为中心,而从脚下视角重新看世界。
回看2018年春夏高定秀,所有“变化”只靠手机闪光灯完成。观秀时观众被鼓励打开闪光灯,一件件采用特殊衣料的时装反射出缤纷色彩,超brilliant!
顺带一提:《The Washington Post》评论员Robin Givhan早前在IG po出“Amateur photographers” 观众席照片,暂不论是否带有歧视意味——可如今编辑们看秀还是该漂漂亮亮坐位置上欣赏模特走出然后微笑点头的时代?事实是得在一片举起的iPhone中找到干净“领空”并在现场以最快速度feed给followers(她自己也没少拍)。
不玩Snapchat的人一定get不到品牌2017年春夏高定秀上那个“口吐彩虹”的人脸图案。系列以“滤镜”为主题,概念和执行都让人称绝。回到今年,春夏高定秀结合电脑生成的图像;秋冬成衣秀再从数码时代的颓废概念进行延伸,“以退为进”还原时装纯粹的本质——可见他已连续多季在探索“人与机的关系”。
我觉得设计师都该是记录时代的“史官”,而且在(已到来的)未来,科技产品估计还会演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Donson Chan 造型师:
今年3月巴黎时装周,一美籍时尚编辑在IG上传了一张时装秀照片,引发一场疯传及争议。坐席上的人一律举起手机看秀,被标签为“ 业余摄影师”。针对任何人与否,我们确实已离不开手机。每次看秀我也想放下手机用心感受,但用手机记录并第一时间与读者分享却是我的工作。
这“没办法”的现象正好切入这期要聊的事件——Maison Margiela春夏秀上,手机不仅出现嘉宾席上,还架在“脚架”融入模特的鞋履上。创意总监John Galliano透过手机现场直播服饰细节,呈现不同的“footages”。他似乎在告诉我们:既无法改变,就让它成为优势。
从艺术层面看,这个概念确实让我感到激动。唯一想“苛责”的是,这桥段不是在品牌的2018年秋冬高定秀用过吗?不仅是同款“自拍脚架”,甚至鞋与袜都一摸一样。这,“合法”吗?
不切实际?他大概也没有要你穿出门的意思。品牌为制造时装秀的张力及话题性,一般会精心安排一些浮夸设计却并不会生产。
这只是一场秀,所以请别也自制个脚架把手机置在鞋上。
2015年迪斯尼乐园禁止使用所有自拍棍;2017年意大利米兰也以安全理由禁用自拍棍,至今全球不少景点都已如此实施。从鞋子往外延伸的手机架本就带“攻击性”,除了易戳到人也可能产生裙底偷拍的误会,绝对理应一并禁止。
手机当然可以不离身。
但,还是拿在手上吧!
更多时尚观点:
穿“C-STRING”上街,真的妥当吗?宽松的抽绳靴,你觉得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