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BUOYANT!
设计师 Samuel Xun,26岁

你还未正式推出个人品牌?
好像大家都期待时尚应届生的“下一步”就是自创品牌,我倒觉得这其实不是个好主意。我们都知道本地品牌的境况,绝对会很挣扎。我是很脚踏实地的人,作为对作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设计师,拥有一套完备技能很重要。换句话说,我不要自己只会做衣服而不会造型,或对设计布局毫无品味。

本地设计师Samuel Xun

作为年轻设计师,你都遇到哪些挑战?
业务当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生产。我试过在中国找,但真的太难。找生产伙伴简直就像想要领养一个完美的小孩一样难。另外也缺乏支持,各方面都缺,无论来自行业、本地人还是政府。新加坡很国际化,别人都认为是个捞金宝地。我当初听说Dover Street Market要来这里觉得很讶异,后来想可能是因新闻都爱报导新加坡人不惜彻夜排队买球鞋吧(而非因新加坡是“时尚之都”)? 还有把西化时尚观搬到我们社会里,哪个时尚人不中枪?有些本地品牌总爱模仿欧美拍摄手法和设计风格,刊物在力推秋冬系列时好像完全忘记本地是个只有夏天的国家。此外本地消费者也偏好国际大牌而不买本地品牌。这些对我来说都像恶性循环。年轻设计师想证明自己有同样水平的竞争力,这让我倍感压力。我觉得如果我们现在能摆脱这些不诚恳的美学和对国外广告的依赖,找回自己的频率还为时不晚。

Samuel Xun毕业系列“FEMBUOYANT!”在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今年7月的
虚拟毕业秀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图 Samuel Xun提供)

一句话介绍你的设计美学?
我最近才开始想,应该是“讽刺的真实”(ironically real)。我不想用bias-cut, hand finished这类的字眼推销一件简单上衣,更想以作品真实的形态给人戏剧性。它们诞生于我对时尚诚实的欣赏,也源自于我对本地酷儿的个人看法。

对你设计影响最深的人或事?
我的朋友们。我看重艺术运动和不知名的艺术家们,但和朋友之间对一些话题的对话仍是给我最多启发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反馈(如同学Hamkah和Mazri等),FEMBUOYANT!可能会不一样。

Samuel Xun毕业系列“FEMBUOYANT!”(图 Samuel Xun提供)

你对概念化和雕塑感设计的热爱来自于什么?
学习时尚这些年接触到各种美学和技巧,但我还是更被概念性的风格吸引。这自然引导我在结构上进行实验,并催生更多雕塑感设计。我其实无意识……当我看到概念性(相对于直接了当)的设计时,大脑会有奇妙反应。

可有偏爱的色彩或面料吗?
我喜欢的颜色一直在变,只从RGB的角度看世界太容易厌倦。我一直想知道螳螂虾(Mantis Shrimp)能看见怎样的色彩——它们的视锥细胞能感知12至16种波长,而人只有三种易于感知的波长。我对面料的选择也取决于各个系列,现在最喜欢水晶织网和闪光面料。

分享你最特别的一个设计?
THE DOGGOS!!!这个组装气球狗的压轴设计花了很多工,草图虽只用了30分钟画,但制作却耗时超过一个月。它之所以特别,因为是合作的成果。几乎我所有朋友都来帮忙,那阵子忙得不可开交,制作时间几乎是跟他们碰面的仅有机会。你所看到的50,000枚Swarovski水晶全是我们用镊子一颗颗放上去的。

这个设计上的50,000颗Swarovski水晶全由他和朋友们一颗颗放上去(图 Samuel Xun提供)

目前在忙什么?
和本地艺术家Stephanie Jane Burt做一些很campy(夸张、戏剧性)的东西,还为我的系列设立了一个单独IG账号@Fembuoyant.pdf。我目前还算是一个freelance fashion designer,如果有合作要求可以联络我个人IG@samuelxun或电邮samuelchuawenxun@gmail.com。

进入“后疫时期”的你有何规划?
疫情让我看到依靠区域资源有多重要,而消费者也需要知道得更多。法国品牌Maison Cléo就是个例子——不仅用当地裁缝并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面料,而且价格极其透明。他们可以把单品价格拆分到每个细节(甚至标签和包装),就为告诉你最后的定价是怎么得出的。这,是我信念里时尚界该有的样子。当我准备好时,我就会全心投入打造一个可控的完善品牌。我拒绝为利润而奴役,也不想为了不切实际的deadlines和目标赶工。时尚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不想毁了它。

Samuel Xun毕业系列“FEMBUOYANT!”(图 Samuel Xu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