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ly:
2015年前创意总监Alber Elbaz离开后,短短4年间从Bouchra Jarrar到Olivier Lapidus到Bruno Sialelli频繁 交棒,品牌又双叒叕呈献“新貌”。这回不仅换帅,品牌也易主中国复星国际。
赋予品牌更高的商业愿景?与其换个不停,我倒觉得Lanvin要不像Helmut Lang那样改成“常驻设计师”项目每季找不同设计师合作,要不仿效Moncler Genius借助多位设计师的联名神力也罢。否则……一两年后又因各种“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换帅,那品牌与观望者间那勉强才回暖一丢丢的脆弱关系,怎承受得来?或刚点燃业界 “老牌似要觉醒”的希望,几季后又屈服于业绩的“淫威”,让人情何以堪?
所以我对此系列的内心活动是:有惊喜吗?No。想买吗?还好。吐槽吗? 无功也无过。总印象?乱。
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每个look单看还让人眼前一亮,但一次过想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大费周章营造中世纪历史氛围,却一边回溯创始人Jeanne Lanvin的昔日生活,一边还原法国画家Gérard Schlosser的系列画作,再一边融入刺青艺术家的动物图案和神秘印花,再再一边从电影《Querelle》撷取灵感大抒水手情怀。
用Jeanne和Marguerite“母女标志”怀旧的同时又不甘落后用“JL”新标志大玩monogram;既倾力歌颂民俗精神又不忘强调当代态度。
还有风格混乱的印花和面料。
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不仅如此,系列还仿佛是Bruno Sialelli的“个人履历”,明显叫人看到强烈的另一品牌(他之前是西班牙品牌 Loewe的男装设计师)个性。
想面面俱到却主题涣散,难不成是想表达“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纵使极具才华,也不急于show hand吧?
又不是(希望不是!)明年还要换设计师。
Donson:
太乱? 我倒觉得乱得情有可原。
毕竟自2015年Alber Elbaz离巢后,Lanvin几乎没安逸过地跌入长达4年之久的谷底。这4年品牌一换再换 多位创意总监,从期待到失望到不再期望,让很多品牌粉丝纷“跳船”。
Bouchra Jarrar及Olivier Lapidus两人打安全牌,试图延续Alber Elbaz所建立的优雅奢华风格,却因市场不“买单”而事以愿违,更让品牌陷入盈亏危机。
问题出哪儿?我觉得是无法与时代接轨。
新任创意总监Bruno Sialelli于今年2月推出的首个系列,以截然不同的风格一扫前两位“写下”的沉闷,为品牌带来一番新气象。有时尚媒体评它为“取悦大众的buffet”。整体系列的确是风格不够鲜明,但我觉得相较 之前难以“下咽”的系列,这至少是个不错吃的buffet。
乱?我却觉得此举其实属高招。
元素多样化的首秀让他在短速内展现技能,成功吸引了大众眼球。要结束动荡不断的局面,品牌须迎合市场;而这场buffet是最佳testing ground,能让Bruno Sialelli更了解品牌消费者的喜好。据品牌总裁Jean-Philippe Hecquet透露,今季系列得到买手们的好反馈,批发订单高过上一季3.5倍,证明市场“买他的帐”。 这或许不是我们习惯的Lanvin,但背后灵感及含意却紧扣创办人Jeanne Lanvin的精神及品牌历史,如经典蓝、缩写JL标志及童趣绘画(品牌以设计童装起家)。
时间会证明一切。
当年Maria Grazia Chiuri为Dior设计的首作被批太像Valentino,但她却成功为品牌开创了新时代。我认为这至少是Lanvin 这4年来最精彩的一个系列,让我们再次看见品牌的全新可能性。
期待他为品牌带来全新改革。
更多时尚相关,请看“都叫“帆布”手袋,区别在哪?#时尚冷知识 #新款推荐”、“富具女人味的红高跟 #杨幂朴敏英都在穿”、“10款高辨识度经典时尚腰袋推荐!#剁手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