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ly Dai 记者:
不是难看,而是令我难受。
好像脱了鞋突然发现袜子破了个大洞,然后大脚趾很尴尬地露了出来。由于其它脚趾都被“关”住,只有大脚趾能灵活活动,时不时还不自觉地动两下——天,这画面简直让我无法直视。就算是ugly beauty(怪美),至少也该让人觉得有个性吧? 可这双鞋不美不酷不性感也不时尚,还出现在我每季无论男女秀都期待的Y/Project秀场,真是魔鬼在细节,毁就毁在“脚趾洞”。这种创意很难令我信服,除非,它的用意是为了让你把大脚趾伸出来提升抓地力(那,或许我就会说很有趣)。
若从19世纪德国艺术史学家Gustav Edmund Pazaurek归纳的五大类造成丑陋的原因(材质性错误、设计性错误、装饰性错误、媚俗性错误和时代性错误)来找理论支持,我想它算是“不足取的创新”及“突兀奇怪的比例”。或许设计本来在平面图上是合理的(品牌创意总监Glenn Martens原本主修建筑,对结构的把握自然有他的一套),然而当设计转为实物后,效果却非常滑稽。
我个人觉得问题出在设计时,他并没把身体考虑进去成为一个“活体”,就好比我们有时单看某件衣服不错,可穿上后却万般别扭一样的道理。
想起某电商平台能绝对精准地以个人尺寸量身定制牛仔裤,我曾兴致勃勃订了一件,试穿后才发现并不舒服(按理不该有问题)。我因此意识到衣服跟身体之间的奇妙关系——身体是活的而有韧性的,仅用精细的尺寸、轮廓和比例去衡量还远远不够。
这么总结吧:我认为创新设计该是改造平凡的炼金术,规则能被打破,但不等于能不加思索地标新立异。
Donson Chan 造型师
没。问题。
这其实不是Y/Project首次推出只露大脚趾鞋款。2018年春夏品牌已推出露大脚趾的细跟鞋,同年秋冬继续推出新款,今季则以厚底新廓形重返T台。
为何只微微露出一排脚趾的peep-toe露趾高跟鞋经得起主流审美,能被誉为性感的象征?我因此认为Y/Project这款只露大脚趾的高跟鞋,也应受到“同等待遇”。我反而觉得一般peep-toe鞋的洞“开”在介于第二及三脚趾之间,不三不四而缺了利落感。
法国品牌Céline于2017年推出的Pirate高跟鞋正好相反:只“包”大脚趾,却露出其余四只脚趾,时评价两极化,更有人给予它“丑鞋”的标签去数落及否定。但同时也有时尚编辑及达人争相穿,让它频频曝光而拥有一群死忠粉丝,至今在二手市场仍具价值。
怪,不能和“丑”相提并论。之所以怪是因为“它”的新颖刺激了我们惯有的审美尺,让我们一时无法接受。好比有些人第一眼看觉得一般,但相处久了却越看越好看,我觉得是同样的道理。
Y/Project这双鞋,我觉得并非为了怪而怪,因为解构一直是品牌的个性。例如去年春夏把牛仔裤解构成“底裤+裤管”的经典作,我觉得都怪美的。1983年当比利时时尚鬼才Martin Margiela还未创办个人品牌前,就曾以日本传统tabi(足袋)为灵感设计出大脚趾和其他四只脚趾分开的靴子,绝对是“怪鞋”的元祖。30多年已过,曾被嘲笑为“骆驼趾”的Tabi靴仍是品牌经典,长卖长有iconic的地位屹立不摇。
在提倡“拥抱多样性,消除歧视”的现今社会,难道就容不下这一双仅露出大脚趾的高跟鞋吗?
更多时尚资讯,请看巴黎时装周女星的“飞行私服”大比拼,最美星二代们亮相时装周,以及米兰时装周的精彩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