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骤变, 时尚杂志自然得随机应变。这一期的时尚大片, 我们既然无法“创造”,就邀请本地的年轻创意人来“再创”。将T台或lookbook图片交给本地13个不同领域的creators, 透过他们的视角及再造力,以全新叙事方式呈现2020年早秋时尚。
真的是少之又少。上网搜索出的结果,几乎都是上一代的资深画家。毕业于LASALLE艺术学院的Keith Teo(張利安)是本地少数的全职新生代抽象派画家, 也是今年1月在S.E.A Focus上展出作品的9位本地艺术家之一(也是最年轻新加坡代表)。大胆用色与抽象笔触的交叠是他的个人风格, 缤纷色彩让人联想到 欢乐的同时, 却散发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法国品牌Chanel年度Metiers d’art工坊系列其中几个造型的用色, 与Keith画风的标记性色调不谋而合!
是时尚网红Nicole Wong(黄月贤)与老公Clinton Leicester携手于2018年创办的数位创意公司。因懂得当influencer不是一辈子的工作,所以选择退居幕后转换成以品牌角度出发且靠真功夫的creator。
从概念、制作、美术指导、 平面设计到修图和剪辑都由她包办, Clinton则负责业务管理。是本地首几位推出IG filters的创意人,近来甚至自修3D建模软件。4月上传的Kenzo香水影片,结合3D特效让罂粟花在脸上盛放,她永远都快人一步。
Nicole把法国品牌Givenchy早秋系列的lookbook图抠出再传送至虚拟时空,透过VFX特效打造科幻的时尚短片(电子版可点击播放)。
在NTU(南洋理工大学)专修平面设计的Toby Tan(陈迅艺),去年未毕业就已被National Arts Council相中在Jurong组屋区设计巨型装置艺术并列入“新加坡艺术周”路线表, 开启他的公共艺术之路。
之后被Uniqlo邀请在T恤上创作,及发起Kejiranan(马来意指“邻里”)企划在Punggol及Bishan篮球场与居民一起设计并手漆能引起共鸣与回忆的地画,创作实属多元化。毕业不到一年, 他已被Adidas及G-shock选为品牌campaign脸孔。
爱将大自然万物融入画作的Toby首次为杂志献作,以5种灵兽围绕5个意大利品牌Gucci全黑早秋looks,刻意制造出强烈的黑白和视觉对比。
这个双人组合很低调,虽然他们说并非刻意。由Gideon Kong(邝文达)及Jamie Yeo(杨伟羚)于2017年成立的gideon-jamie就像个宝藏, 至今还未被广泛报道,只有insiders才懂得他们的存在。
用“文青”形容虽与他们的形象不符,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除了主要的书籍平面设计, 他们也经营小规模的出版社Temporary Press专注非主流的排版、印刷及书籍装订。此外还为艺术及设计领域写作及做研究, 并开班授课。
法国品牌Saint Laurent不轻易释出高清图,因此lookbook图都标上“Confidential”水印。gideon-jaime“将计就计”翻玩水印元素再融入字体排印设计, 把图片打印出来尝试不同的排版,再扫描进电脑用软件重组,成品散发原始及缺陷美。
现任The Editor’s Market艺术总监的Stuart Chen(陈智德)负责品牌所有创意内容, 但较为人熟知的却是他的摄影师身份。去年10月号的《女友》,他也参与了我们的拍摄邀请。
他曾当过本地知名摄影师Wee Khim及Mark Law的助理,算是选择了很传统的方式开启他的摄影道路。其后到伦敦时尚学院修读时尚传播,而后再到澳洲RMIT念摄影。他于2016年返新并开始freelance, 以他独特的collage(切割及拼凑)风格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他。
意大利品牌Bottega Veneta早秋图在他手里经过一番解构再重组, 呈现出精彩又丰富的视觉效果。
Gary Chew(邹文俊)与《女友》已非第一次合作。去年10月号我们邀请7位本地年轻摄影师拍摄一组配件时尚大片, 当时他将拍摄好的手袋图打印出来, 再以“纸包”概念再进行拍摄,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既然这次的企划主题是“再创”,名单怎能少了他?从他的Instagram上不难发现他是个喜欢结合多媒体艺术的摄影师,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而是摄影是兴趣,而他的全职则是在设计公司担任艺术总监。
宅家期间因资源有限,他以极具冲突感的厨房为场景,将身着美国品牌Tory Burch服饰的模特图片剪出并排在碗碟架上。再搭配看似不搭调的纸飞机、沙发、仙人掌及雪山等道具,打造失衡的文艺感。
去年11月号《女友》的25 Men We Love之一Nicholas Ong(王添伟)是毕业于LASALLE艺术学院的全职多媒体视觉艺术家。抽象派油画加上不同形状的霓虹灯, 让光赋予色彩鲜明的创作更丰富的层次感。
Nicholas的作品赢得Facebook青睐,邀他加入2019年的Artist in Residence为本地亚太区办公室的墙上作画。除了参展,他也为本地 Zendyll Records及Homeground Studios录音室创作灯光装置艺术,及为歌手NarelleKheng的MV尝试人体彩绘艺术。
把美国品牌Coach的lookbook图片叠加在他的标志性色彩及笔触上, 再以霓虹光效突显模特身上的服饰。
去年在Instagram上看见本地艺人陈泂江在东京出席Louis Vuitton的短片, 其创意剪辑及特效让我对他的御用摄影师Walter Tan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意外的是, 他原来毕业于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商科系, 背景与摄影或艺术丝毫无关系, 纯粹是将兴趣演变成全职工作。
2019年底创办工作室Assemblyclan出发, 新传媒也正式成为他客户邀他为旗下艺人与品牌合作的企划构思及制作内容。此外,Kimberly王智芸、Constance刘佳鎂及Lawrence王冠逸等艺人也经常与他合作。
Walter为英伦品牌Burberry早秋系列“再创”的成品, 巧妙运用影片剪辑的glitch特效, 再根据时装廓形以方正及弧形拼凑手法重组。
于2016年由Gucci发起的#24HourAce企划,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为经典Ace球鞋制作创意影片, 去年本地被钦点的就是Lioncolony。
毕业自Nanyang 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的Oh Jia Hao(胡家豪)专修动画, 2017年于Instagram开设@lioncolony账号分享他的实验性创作, 擅长以梦幻色调为主的工厂生产线, 透过简单的机械动作及音效制造疗愈的ASMR循环动画。与Gucci合作不久后, 本地Marina Bay Sands商城也邀请他为2019年秋冬campaign 创作一系列动画。
意大利品牌Max Mara模特图,在他的3D动画世界里幻化成芭比娃娃,由Lioncolony工厂内的“G-bears小工人”在输送带岗位负责将一个个刚组装好的娃娃装进包装盒。
2016年成立的Telescope Studio, 由摄影师Zhang Minhua(张旻华)、摄影指导Jeremy Kieran(黄瑞伟)及艺术总监Cassandra Sim(沈慧珍)3人组成的“不一般”production house,不仅制作也具创作及策划能力。
新颖视觉content,让他们得到品牌如Adidas、Asics及Clarins的肯定。此外也为本地音乐人如The Sam Williows及Neko Highway打造专辑封面或MV视觉。公司把每月newsletter包装成电子杂志, 5月刊更透过Zoom及FaceTime拍封面及内页故事。
Telescope Studio以behind-the- scene概念,透过Jeremy电脑桌面“赤裸”地呈现意大利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的早秋系列,让我们窥视团队各人如何#WFH。
说到应变,Beastcorp是最好例子之一。它是本地博客Bagaholicboy御用创意团队, 去年为Takashimaya秋冬及圣诞digital campaign, 从概念、制作、场景、造型都一手包办。它跳脱客户>媒体购买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制作公司的传统链,是个“一脚踢”的数位创意公司。创办人Evon Chng(庄青燕)是杂志出身,对创意产业的熟知让她看准了市场缝隙。她于2016年接下首个项目, 2018年加入Belda Chung(曾玲达)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Min Ooi(黄秋敏)成立公司。
Beastcorp透过Zoom把本地模特美玥“送”到外太空, 以纸娃娃概念将意大利品牌Moschino服饰“剪”出再贴到模特身上, 玩出不按牌理出牌的精神。
她一直是我超想合作的对象,因时间关系几乎无法参与这次企划。15岁入行当模特的Sheena Liam(粘悦馨)于2014年夺下Asia’s Next Top Model冠军头衔, 2015年自学刺绣并在隔年于Instagram开设@times.new.romance账号(至今已有逾304,000的followers)分享创作,3年后在巴黎办首个个人展。
她的刺绣风格有别于一般, 线条细致到完全看不出手工痕迹。深谙时尚的她鲜少运用色彩,坚持以黑线勾勒出女性轮廓,风格强烈而鲜明。
Sheena以独有风格在法国品牌Dior的lookbook图上刺绣,一针 一线重现品牌的时装精髓, 也自然不能少了@times.new.romance的标记性立体辫子!
第一次真正注意到Yang Er Tan(陈扬儿), 是在Instagram上看到本地音乐组合The Sam Willows于2017年发表的“Keep Me Jealous”单曲MV,精彩视觉撞击及影片中搭建的高规格世界,让人看到国际水准的创作,也为她赢得韩国Mnet亚洲音乐大奖(MAMA)的“最佳视觉与艺术总监”大奖。
擅长艺术与空间设计的她,之前不仅是摄影师及彩妆师,同时也身兼画家。去年她进入本地第5频道的《Mixed Signals》剧组担任艺术总监一职, 投入整整半年时间制作剧中场景及道具。
这次为意大利品牌Fendi再造的artwork,Yang Er巧妙结合她在设计空间或场景时运用的3D软件,将模特投影在虚拟的“黑白分明”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