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都明白,想时刻保持工作高效率有多难,因为有太多原因“扯后腿”,让我们的拖延症发作——可能是工作项目难度高,因害怕失败而让人迟迟不敢动工;可能是纯粹没心情或是容易分心。但,无论一个人的拖延症有多严重,还是有治愈的希望!
要强调的一点是:拖延不一定等于懒惰。Mind W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Consultancy的心理学家Dr Joel Yang解释:“人们很容易把拖延症和懒惰混为一谈,因此区分两者极其重要。拖延症并不是什么也不做,相反的,其实患者做了很多事,但就是没有去执行手头上的工作。拖延症最关键的导因,是源自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而迟迟不踏出第一步。没有人喜欢失败的感觉,这样的想法就很可能导致拖延,不想去开始工作任务。”
马上就来看看有什么贴士,可以改善“症状”:
1.列出你的to-do list
列出今日待办的工作清单,并标明需优先处理的1至2项重要任务。切记,别妄想一天可完成大量工作,而是应实际列明有哪些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及期限之内,可完成的工作量。
2. 给自己适当的奖励
每次抵达一个小里程碑,不妨奖励一下自己——可以是一杯好咖啡;或在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后来个浪漫约会。别小看这些,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激发你的积极性。Dr Yang表示:“这将为大脑带来积极的信号并起到激励作用,改善拖延的习惯。”此外,可以选择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例如气氛惬意的咖啡座处理琐碎和繁杂的事项,这也有助提升工作动力。
3. 把大任务拆解为小任务
面对一个庞大艰巨的工作项目,踏出第一步往往最难。在不知道从何开始的情况下,我们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进而削弱工作效率。可尝试把大任务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循序渐进,如此一来不会感到太吃力,也更能推动自己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另外,分阶段完成小任务再一步步达标,还有助你更专注每个阶段的任务,减少分心。
4. 改善注意力被分散的问题
工作上爱拖延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科技占了要素。相信大家都试过,在工作半途滑一滑手机、看一看Facebook,再“顺便”回复一下WhatsApp……不知不觉变成“八爪鱼”,结果两头不着岸,什么也没做好,而半天的时间就没了。因此,懂得培养专注力很重要。想打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工作状态,可以这么做:暂时关掉私人电邮、社交媒体和通讯Apps的通知。此外,如果你的电脑浏览器中,开着20个视窗页面,也请把它们一一关掉,只留下和工作相关的页面。
额外贴士:设定一个时间点,可能是每半小时才检查一次手机和电邮的讯息,确保工作节奏不会被外在因素打断。
5. 三分钟指令法则
万事起头难,建议你别想太多!很多时候,一旦想到整个工作项目的难度与庞大的规模就会开始退缩,不想开始。不妨找出你最想起头的一项小任务,并设定时间——3分钟后开始进行。设置一个极短的时间期限,能让你有一些“准备倒数”的时间,减少压力紧迫感。当看到想做的事有了进展,推动力也自然会提升。
6. 不要陷入自责的怪圈
压力有时是一种推动力,但负面的情绪只会让人一无所获。想想,你已经休息了20分钟,远超过原本预计的时间,不需要再花多5分钟来责怪自己的不自律。因为与其花时间后悔没把握时间,不如学会接受“人的意志力无法时刻保持100分”的现实,因为人总有松懈的时候嘛!再说,不断责怪和埋怨自己,只会让工作效率更低,陷入拖延的恶性循环中。
7. 不要一心多用
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当超人,同一时间完成多个任务。是的,在长期追、赶、跑的生活和工作锻炼下,我们都练就了身兼多职的本领,同时肩负他人的各种期待。但,一心多用的最终成果,肯定不比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来得好。虽然,在multi-tasking的现今社会,想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不容易,但不妨尝试集中火力,用30到45分钟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时间到了之后,歇息放松一会儿,再依次完成其他待办事项。
8. 理性规划目标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列出你想完成的事。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可以是搭地铁上班途中,在手机上做个简单的列表,重点是理性地设定目标。想要一边处理工作,一边回复电邮?赶在煮晚餐前完成一个工作大任务?……切记,设定务实的目标,不要异想天开,因为当你无法达标时,就会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最后连小小的任务也无法顺利完成,令拖延症更严重。
9. 打造愉悦的工作环境
为你的工作环境做“减法”,尽量减少会让注意力被分散的干扰源。可以在周围摆放一些绿植,在靠近窗边有自然光源的环境下工作。Dr Yang指出,我们工作的环境确实会影响工作效率,“一般而言,淡淡的柔和色调有利于舒缓眼睛疲惫,也有助提升专注力。”
10. 设置待办事项提醒、拟定deadline
做好时间管理,是克服拖延症的另一关键,Dr Yang分享:“让自己保持负责任和自律的精神,把要做的事写下,放在随时都会看到的地方,可以是浴室的镜子、手机壁纸,或是冰箱柜门上。”如果上司分配的工作任务,没有给你一个deadline,你可以自己设定,为即将要做的事情,制定一个最晚要完成的期限。
11. 寻求外部支持力量
将你的目标告诉工作伙伴、家人或朋友,请他们帮忙督促自己,这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偷懒时会有人监督我们,遇到困难也有人会鼓励我们,进而降低工作拖延症,确保在目标轨道上保持进度。
12.找出最有效率的工作时段
每个人在一天之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都有所不同。如果早晨的时候,整个身心状态还没完全被激活,不妨先处理一些日常琐碎的文书工作。但如果早晨起床后的那几个小时,是你电力满格的时段,可以把握时间,处理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13. 别一味追求完美
过于执着,想要把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完美百分百,是导致拖延症的原因之一。想太多,因为害怕自己无法完美地完成任务,有些人就会因此胆怯退缩,最后完全放弃。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但也要认清一件事:我们需要时间来一步步完成工作,很多时候结果也未必能尽如人意。降低你的高标准,当你能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时,而不是为了追求完美而一再拖延,你已不知不觉战胜了拖延症。
14. 踏出第一步
说了那么多,最重要还是回归原点:展开行动,踏出第一步!这道理大家都懂,听起来很容易,其实是最难的部分。但是一旦你开始投入其中,找到了节奏,你会发现自己也许不愿再停下,一路冲刺,直到达成目标。
原文取自Her World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