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 YING NAH
@Jieyinggs
舞者/舞蹈老师/编舞家/运动按摩师

相信不少女生在上学时都接触过舞蹈,或许是如中国舞的课外活动,也可能是集体舞蹈活动,Jie Ying也不例外。然而有别于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她却不可自拔地爱上跳舞,并自此不断为自己添加和舞蹈有关的“身份”。她现在不仅是一名现代舞舞者,还同时是很有想法的编舞家、舞蹈老师和兼职运动按摩师。

为何会从中国舞转到现代舞?

与其说小时候跳的中国舞是something serious,它较像是我的舞蹈启蒙。上小学时懵懵懂懂地加入中国舞课外活动,后来虽也尝试其他舞种,却直到上SOTA(新加坡艺术学院)时才发现现代舞的魅力,继而决定把它当成事业。

现代舞为何让你如此着迷?

在大多数人眼中,现代舞不过是舞蹈的一种,但我却认为它是融合多种风格的舞种。当大多舞蹈都要求舞步整齐、划一,现代舞却主张个人主义,让舞者能有自由演绎及诠释的权利。当然这并非为所欲为,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配合。

最满意的编舞是哪一部?

近期的两部作品。其一《This Appearance》虽只用了10到15分钟时间搜集资料,灵感却源源不绝。我利用干冰机打造迷蒙、梦幻的场景,白烟雾跟随舞者的律动飘移,氛围感很强。我也能说它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舞台设计。另一作品《The Remains of Being》则围绕时间和年龄而编舞,是我至今最自豪的作品——从舞者选择、编舞和整场表演的呈献都恰到好处。为了能更好传达信息,我集合了各年龄层的舞者,最年长的有四、五十岁,这样的演出在本地很少见。

身为编舞家,你最想表达的信息是什么?

不同阶段的作品是我当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我的反思,如年龄、时间。

可有观众或舞者不理解你概念的时候?

我不要求每个观众都能理解,尤其像现代舞这种较另类的舞种,有时甚至连舞者之间的理解也无法一致。我觉得“理解”不是最重要,它不过是大脑对某事物的看法。身为多感官的人类,我们还能通过心情和情感去了解。

你最擅长的舞风是什么?

因为个子娇小,我因此能移动得更快,对需要速度的舞步更能掌握。此外也喜欢有流动性,及能与呼吸结合的舞蹈动作。

SABRINAGOH人造丝上衣、棉质长裤

从舞者到舞蹈老师再成为编舞家,体验有何不同?

当舞者只需要管好自己,一心成就完美演出。当老师就会烦恼如何传达知识,如何把学生和舞蹈“组合”成观众喜欢的样子。最费神的当然是编舞,需格外细心处理人际关系和每个人的情绪。

毕业后就以舞(艺术)为生,可觉维持生计有困难?

我知道要以艺术为生,在本地尤其困难。然而我很幸运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全职舞者的工作,直至近期才递出辞呈。我现是自由工作者,需时刻提醒自己关于平衡的重要性,不能仅执着于喜欢的舞蹈。因此,我也兼职当运动按摩师和为其他gigs表演。

被疫情打断的现场舞蹈演出,现在已能再次登场了……

是啊,像早前4月份我就跟本地舞蹈团体Miao Dance一起演出,也是我第一次与古琴演奏家共同创作的即兴表演。现代舞和古琴声结合,我个人觉得还挺特别的。

接下来可有更多现场演出的安排?

若没意外的话,我会在9月份跟随专业舞蹈团队去意大利演出!那将会是集结经典舞蹈的一场“回忆杀”,而我则打算演出名叫《PAN》的舞蹈作品。

摄影 Phyllicia Wang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Jet Ong 发型 Aung Apichai, Artistry Studios, using Kevin Murphy 彩妆 Kenneth Chia @kenmuu using N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