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疫情期,越来越多人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生活在快节奏的科技时代,我们也面临各种精神压力,以社交媒体为例,就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大量资讯轰炸制造的“噪音”,让人的心绪容易变得混乱、迷失。
心灵健康和生理健康同等重要,身体发出的任何不寻常“警讯”,都值得我们好好关注。生活上有许多微小的事,也很可能正在悄悄削弱我们的精神状态。以下总结5个可能让你意想不到的日常习惯,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精神健康。
1.长时间呆在室内
长期的居家办公模式,让我们习惯了足不出户的日子。工作和休息都在家里度过,饿了叫外卖,累了躺沙发,加上天气那么热,踏出家门不久就暴汗,也给了我们更多不出门的理由。就算出门,也要往有空调的场所钻,闪避毒辣烈日,最终我们不知不觉和大自然完全脱节。
女生都爱美,担心日晒有损肌肤,但做好防晒工作,到户外透透气,明媚的阳光会使得我们的大脑释放更多血清素,这种激素能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有研究显示血清素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上忧郁症。因此,当觉得心情有点down的时候,记得去到户外晒晒太阳,把坏心情全都“蒸发”掉!
如果真的没办法离开室内,至少要确保拉开家里的窗帘,让阳光洒入室内,避免坐在阴暗的空间,否则时间久了,心情也会蒙上一层灰~
2.长期孤独生活
人类是社会群体生物,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保持社交互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能带来好处。长时间离群索居,缺乏与他人的接触,可能会导致内心产生孤独感、抑郁、焦虑、自信心低落。
即便天生内向,也可以想办法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知己不需要多,有一、两个就已足够,也不需要三不五时见面,每隔几周见面一次也ok。当然如果你是个“社牛”,每周安排和朋友聚会,透过聊天也可以纾解压力。关键是和他人保持紧密联系,尤其是那些会让你感到舒服自在的人,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不注重饮食均衡
英文有句话说“You are what you eat”,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会直接影响身体的营养组成,健康饮食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日常饮食中,尽量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比例,避免大量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对身心造成负担。拥有均衡饮食习惯的人,患上忧郁症的风险也会较低。
人体有70%都是水分,喝够水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因为人体的神经递质需要水分来传递信号,以维持身体和大脑功能的平衡运作,即使轻微的脱水情况,也可能导致我们出现烦躁、焦虑和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4.笑是最好的良药
一天之中,你有多少时候会开怀大笑?有人说,笑是生活最好的良药,保持愉悦心情,对我们的心灵健康也有莫大的帮助。你可以通过观看轻松诙谐的喜剧、有趣的网络短视频,或和朋友一起聊天谈笑。当你欢笑时,身体会告诉大脑,你的感觉良好放松,这也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等问题。
5.不良的坐姿
现代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办公,我们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各种不良坐姿,长期下来形成驼背和头前倾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形象和气质,也有损我们的精神健康哦!
根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驼背姿势对我们的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果你需要长时间在桌前工作,记得保持挺直的坐姿,每小时休息片刻,站起来四处走动,活动筋骨。如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一个提醒闹钟,定时提醒自己起身动一动,保持正确坐姿,有助维护身体和情绪的健康。
原文取自Her World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