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TAN
SAMARITANS OF SINGAPORE(SOS)总监
Eric在加入SOS前是一名公务员,在学术界工作了长达17年之久。 大约两年前他决定离开舒适圈加入SOS担任团队总监,负责筹资和捐助方管理,同时也负责与外界伙伴沟通和宣传方面的指导。他总不断得更新战略,希望跟合作伙伴们一起创造更好的SOS并获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更多有心理健康疾病和有自杀倾向的人。
SOS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SOS是非盈利机构,也是本地唯一一间预防自杀的机构。我们采取全方面的自杀预防方法,如必须时刻准备提供倾听的耳朵。我们也发现许多有自杀倾向的人都很孤独,他们没有诉说的对象,更没有知心朋友或家人陪同他们渡过难关。通过紧急呼救,我们同时也会 为他们提供协助,这包括专家心理辅导和一系列深入探讨,竭尽全力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疫情期间,接到的电话数量是否有增加?
自疫情爆发以来(2020至今),我们接到的电话数量比之前增加了10%。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Circuit Breaker期间),电话数量更是增加至30%。我相信疫情还会持续,因此对国民们的应对方式和心理承受能力感到担忧。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人,都因疫情的长期影响而感到身心俱疲的。
向SOS求助的人都面对怎样的困扰?
其实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被疫情影响,因为它打乱了我们的正常活动和生活方式。除了应付日常的生活琐碎,我们还得面对疫情所带来的紧张感。会不会失业?客人减少怎办?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如何?这些给人们带来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心理健康。Work from home更是模糊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工作时间明显增加。此外与家人朋友起冲突的次数也随之增加,再加上social distancing的机制,让很多人 都表示感到孤独,甚至绝望。
自杀行为与心理健康有何联系?心理问题是自杀的主因吗?
自杀是很复杂的一种行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太可能由单一原因或因素引起。自杀倾向、绝望感和无助感,往往是由不同因素的叠加而产生,而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是其一。然而在过去一年里,心理健康问题被列为来电者和SOS客户提及的三大原因之一。
你对目前的工作有何感想?过程中得到又失去了什么?
自杀”在本地是个相对来说敏感的话题,许多人还是无法淡然 讨论,这也为我的工作带来列困难。SOS需要不断找寻适合而吸引人的方式,来提高社会对自杀预防的意识。说实话……这有时确实会让我感到沮丧的。然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当我发现其实有很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学校,都对“自杀”这个课题抱有兴趣也想深入了解。这给我带来很大满足感,也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
你认为现今社会对自杀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态度,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说实在的,还有很多人仍对这个话题持有误解和不正确的看法。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有时是难以启齿的话题,因为怕尴尬、被批判或被贴上“弱者”或“疯狂”的标签。不少人对于谈论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更会感到不自在。而“自杀”这个话题也存有另一个挑战:死亡通常是人们会回避的一个话题,因它会“带来不幸”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然而从疫情爆发以来,大家似乎都开始谈论起心理健康的相关话题,也开始对其给予了重视和正视。
我们该如何帮助身边或有自杀倾向的人?
首先,我们必须摘下有色眼镜,以非评判的方式向他们表达关心。 其次,我们需要坚持但不要强求。最好不要强迫他们立即向你敞开心扉,而是该慢慢走进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孤立个体。 最后,我会建议发出直接的提问,如“你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意向,而且问题或许会促使他们分享更多。
据知SOS发起了名为The Honest Cookie的活动?
是的,我们自今年9月发起“诚实饼干”的活动,即“打破饼干,打破 沉默”。我们希望鼓励大家在家人和朋友之间进行诚实、走心的对话。 诚实饼干是幸运饼干的进化版,每个饼干里都包裹着不同的问题, 你需要打破饼干并给予真实的答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现有的“沉默”社会转变为更开放和具包容心的社会,鼓励每个人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始围绕心理健康进行正常的对话。不仅是在疫情 期间,更是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

摄影 Vee Chin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Jet Ong
发型 Ash Loi, Sonder Hair using Revlon Professional 彩妆 Kimberly @kimxbby_ using Mac cosmetics and shu ue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