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dream job是什么?
新加坡打工族每周平均工作45小时。理想中的完美职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为满足金钱、追求梦想,还是鱼与熊掌都要兼得?还是,根本就不想打工啦!
小编作为千禧一代,最大的特质之一就是——我相信dream job确实存在!就像那句老生常谈:如果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那你就不再需要每天努力工作。小编可是全心全意地相信这句话哦!
对我来说,拥有一份事业,意味着每周五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做着自己热爱的事,还能获得薪水。我相信通过努力工作,寻求不断攀升机会,来实现事业成功。我对结婚不太热衷,对生小孩也没有太大兴趣,这不是鼓励大家忽略生活的平衡,但对我个人来说,现阶段追求自己的热情,建立事业是最重要的。这源自父母总是鼓励我追求自己的兴趣、培养专属技能。
另外,我也受到好莱坞电影像是“The Devil Wears Prada”、“How to Lose a Guy in Ten Days”和“13 Going on 30”的影响,和电影中的女主一样,到杂志工作成为我十几岁时的工作梦想。
在我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二年,一位同事问我要不要和大家一起集资买彩票,如果中奖,明天就一起集体辞职。当时20几岁的我很天真,告诉她:“但我喜欢工作。”
几年之后,经历全球疫情大流行、通货膨胀和消费税增加,我意识到,一个人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可以想要拥有稳定的经济保障,这两者并不会互相抵触。
随着时间过去,我对理想工作的定义也不同了。基本上,很多人都是为了谋生而工作,但让你选择某份特定工作的原因,通常综合不同的原因,包括兴趣、自己的强项、薪水或公司福利等。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优先考虑的条件也会不同。
回顾我在事业上所做的选择,当初刚毕业打工,我的薪水和大学同学相比,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少,但是当时我选择工作的首要考量是兴趣,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还是会做同样的决定,但这不代表我会一直停留在同一个职业岗位,因为这么做不会有成长进步。
理想的工作定义会不断改变
30岁的Charlene从事3D视觉设计工作,她相信每个人的理想工作不同,定义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我觉得每个人的需求,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而改变。比方说,一些千禧一代在20多岁时,可能会把兴趣热情放在第一位,金钱或生活平衡是其次,但随着他们步入30岁,处于人生不同阶段,优先考量的事项可能会变成能部能掌控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赚取更高收入,对理想工作的看法变了。”
Charlene享受在工作中身兼多职,目前的全职工作让她能有灵活的时间性和自主决策权,为此感到很满意。这份工作带给她的稳定性,让她有自由的时间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副业。她对副业充满热情,也乐意投入额外的时间去经营。过程中,她跳出安全区,参与公开演讲和咨询工作,所获得的学习和成长,让她很有成就感。
34岁的Nicole是个学生,正面对着职业跑道转型。她认为,工作应该根据我们现在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情况而变化。“我坚信一个人能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身边人,包括同事、上司和工作上服务的对象。即便你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如果上司和你总是意见相左,那你很难工作得快乐。”
她也觉得人都是多变的,理想工作的定义不可能永远不变,“还有其他外部因素可能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比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大环境经济状况,以及你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
实现理想生活的工作
Nicole即将开始寻找工作,她选择以逆向思考的方式出发。“与其考虑如何达到事业成功,我会先考虑自己想要的生活,找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职业。”
Nicole刚结婚不久,工作性质无法work from home,因此下班后和另一半相处的时间,对她非常重要。即便有一份条件很好的工作,但如果需要牺牲周末时间或经常加班工作,她会选择放弃。
48岁的Kate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监,她对理想工作的看法和Nicole相近,寻找一份能让你实现理想生活的工作更为重要。“以前念书时,我会为了考取好成绩,整晚不睡觉,但随着年龄增长,现在的我更重视自己的健康。对我来说,身心健康比赚钱更重要。”
Katea最近才换工作,在选择工作时,她优先考虑的是——除了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也重视工作能不能让她享有生活的平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她来说,就算工作职衔比之前来得低,也没关系。在经济上,她和丈夫共同分担家里的财务责任,孩子在他们的教导下,也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会胡乱挥霍。
有了理想工作,未必天天都是好日子
27岁的Anna从事科技行业,在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这是她的理想工作,虽然很高兴梦想实现,但也认识到工作挑战性的一面。
“我喜欢从事用户研究和设计新功能的工作,但我也学到有必须优先考虑的事项,包括有限的部门财务预算、人手紧凑的小团队、雄心勃勃的公司股东等。工作有时会变得压力山大,令人不堪重负。”
所幸她找到应对方式,与有着类似工作性质和岗位的人多交流,学习其他团队如何解决问题。有趣的是,Anna曾问过身边的朋友,结果发现没有人认为自己做着梦想中的工作,或许人性就是如此,永远对生活不满足。
31岁的Julie是项目负责人,她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晋升,如今担任管理层角色,薪水比起最初入行时翻倍增长,让她觉得努力有回报,很有成就感。虽然有时候周末也得工作,不过基于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想要交出最好的成绩,她也觉得额外付出是值得的。大多数时候,她都对工作充满热情,想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各种点子。
Julie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有信心,除了自己的能力,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上司给她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会在适当时给予她指导。
“我很感恩自己踏入职场后所拥有的机会。过去我也经历过感觉不被尊重的阶段,我很快就离开那个工作岗位,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我发展事业的好地方。”
虽然热爱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天天都一帆风顺,特别是当她必须向上司报告关于自己团队的负面评价,或因为工作紧急问题而影响生活上的安排计划。但她坚信要建立成功的事业,就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艰难也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且努力工作。
理想工作不止一个
看过这么多例子,我还是相信理想工作是存在的,但不再像过去一样,把定义建立在存粹的热情理想之上。对有些人来说,理想工作可能就意味着做自己热爱的的事,还能获得认可,不断晋升,就像Julie的情况一样。但,对另一部分的人而言,理想工作是能让自己保持想要的生活方式,满足工作以外的其他兴趣。
比如,有些人会选择从全职转为兼职,把更多时间分配到家庭、照顾年幼的孩子,那即便是兼职工作,也可以被称为自己的理想工作。
Miranda Priestly曾有过一句名言:“Everyone wants to be us”。不过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的东西其实都不同。梦想虽然不断改变,但是追求探索的过程,却永无止境哦。
原文取自Her World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