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朋友和追随者,但总觉得自己很孤独,感觉像黑洞一样,永远填不满?

英国人类学家Robin Dunbar的研究发现,人类社交圈最理想的人数是约150 人,超出这个数字就会引发认知焦虑,但现代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人数,轻易远超这个上限。

社交媒体让我们与更多人联系起来,朋友圈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0几个老同学和好闺蜜、到后来的同事、工作伙伴,姨妈姑姐、广告卖家、甚至连为什么会添加到你好友名单也不清楚的路人ABCD,Facebook或IG好友数量破千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拥有千人好友名单,看似交游广阔,但真正称得上是朋友,可以随时打电话约饭、聊个天南地北的知心人,其实有多少?更多时候是当你心情郁闷,打开好友名单,却找不到一个倾诉对象。

韩剧《酒鬼都市女人们》
图 韩剧《酒鬼都市女人们》

社交媒体上朋友多,但似乎没有减少我们的孤独感。可能让你产生这类情绪的原因,有以下4大原因:

1.“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虽然拥有长长的Friend List,但上面的大多数人,不是现实生活中你可以依赖信任的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人与人无法面对面交流,缺乏了温度,很多时候只有随手按赞、送上emoji符号、只字片语的回复,对话总是零零散散,没有深入的沟通,自然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关系,这样的虚拟友情,当然也容易让人觉得孤单。

2. 填补空虚的“无用社交”

“无用社交”指的是与他人缺乏意义和深入的互动,也是令人觉得疲惫、孤单的原因。无法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也无法感受与人分享生活的真正乐趣。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无聊,所以才玩社交媒体,想要填补空虚,结果是与生活中的朋友互动变少,渐渐与真实世界脱离,孤独感与日俱增。

3.爱比较的负面情绪

大多数人都会在IG分享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今天吃了什么精致美食、去了哪个国家旅游、和爱人甜蜜恩爱……无论你多佛系,看多了也会羡慕妒忌,忍不住拿自己和他人比较,尤其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依赖社交媒体,更容易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如人,生活单调、身材不够好、朋友不够多,孤独感加剧。最糟的是当你看到好友/同事欢乐聚会的照片,自己却没有受邀请,不只是孤独,还会产生被排斥的低落情绪。

4.表里不一的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除了自拍照要“美颜”,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为生活添加一层美好“滤镜”,但这未必能反映出真实的自己,以及我们所处于生活的状态。看似生活多姿多彩,其实内心深处存在着最深的孤独感,源自于现实和网络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无法展现真实的自己,也会引起自卑和孤单感。

韩剧《三十九》
图 韩剧《三十九》

孤单寂寞有什么好怕?有些人认为“寂寞寂寞就好了”,但美国心理协会(APA)研究结果发现,孤独对于健康与寿命的负面影响,已经跟“肥胖”的程度差不多!想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这5个方法或许能让你驱散因社交媒体造成的孤单感。

1.拥抱你的挚友

人越大,你越会发现到,挚友就像稀有动物一样,只会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你的人生中还有好知己,就要且行且珍惜,因为友情也需要用心灌溉,才能长青。与好友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回家后都觉得心满意足,像运动完般畅快淋漓,宣泄了内心感受,郁闷也一扫而空!有时候也因为和好友的交谈,让你对生活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这类友谊非常巩固,也会为你带来更多幸福感。

2.别把人缘建立在like上

每次po文,都有很多人给自己点赞,不知不觉,也认为这是自己人缘好的证明。一旦like的数量变少了,内心就郁闷惶恐,担心被忽略,不断寻思:是文字还是照片有问题?是我太无趣吗?还是删了吧?点赞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的社交方式,只需手指轻轻一按,甚至还成了一种互惠关系:你赞我,我赞你,礼尚往来,有赞有还,但这类 “点赞之交”并不代表他人真的关心你,所以要学会别让自己的情绪被“like”给捆绑了。

3.勇敢展现真实的自己

回忆一下,你在发贴时,写下的文字经过一次次修改,还是不是自己最初想表达的话?如果不用滤镜美化一下,是不是就不想发美食照或自拍照了?不妨尝试更自然和真实地展示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真实和深入的关系。另外,要不断保持形象,真的很累人啦~ 

4.审视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总是感叹自己孤单没朋友,何不退一步,看看自己如何对待每一次的人际互动。你是否对人总是充满距离感、自我保护心强,不太愿意或不懂得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状况。想摆脱孤单,首先还得敞开自己的心房,学会关心你所重视的人。

5.学会优雅地与自己独处

远离社交媒体,孤独症就会被治愈吗?这很难说。但何不换一种心态,直面自己的孤单,和自己好好相处,打造更强韧的精神世界。适度的孤单其实有益身心,让你能够有时间和自己对话,隔绝噪音,厘清思绪。到大自然散步、读一本好书、让脑袋放空,或为自己煮一道简单又美味的料理,当你学会享受独处,内心也会变得丰富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