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NEL FONG X ALEXANDRA MARTINET

Alexandra(简称Alex)出生于法国巴黎,身上自带一股与生俱来的法式随性。她16年前来到本地工作,就这样在这里待了整整16年,现是社交媒体平台LinkedIn的客户总监。Lionel虽是本地出生的华人,却自小在国外生活——先是去了中国北京,又在服完兵役后移民美国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两年前他为家人归来,现是初创公司Getgo的首席产品经理。两人分别在撕心裂肺的丧偶经历后相遇,皆异口同声称这段婚姻为“巨神奇的命中注定”。

你们两人都拥有多重文化背景……

Alex 确实。我最初其实只想在新加坡工作两年,没想到这里的一切都很适合我,所以就一直跟公司续约。后来遇见了我已故的丈夫并在这里结婚,也创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这些年来,我的生活模式也越来越靠向华人文化,早已学会用本地人的方式order咖啡!
Lionel 我虽有新加坡国籍,但内心却住着一个美国人。我较年轻时在美国工作、结婚、生活,喜欢在空旷的陆地骑脚踏车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冲浪,早已习惯了自由自在的西方生活方式。说实在,大家都觉得Alex比我还Asian。

可否说说你们之前各自的婚姻?

Alex 我们相遇前均各自有过一段婚姻,我们的伴侣也都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与已故丈夫于2017年结婚——他比我年轻五岁,喜欢运动的他身体一向极为健康。本应有大好的前程,他却在2019年初因一场意外而去世。他的突然逝世让身边所有人都震惊、难过,我当时更是在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料理其身后事,之后用了几个月时间去接受事实。那种痛苦,实在难以言喻。
Lionel 我的已故妻子是一位日韩混血的美国人,在我们结婚一年后被诊断患有癌症。与癌症抗衡成了我们婚姻生活里的主要事项,虽然辛苦但仍然很幸福。我们也会因为害怕失去,而更加珍惜彼此。她在疫情高峰期因无法得到足够医疗资源,被癌症夺走了性命。

你们两人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Alex 通过交友app,哈哈!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使用交友app,主要是想结识一些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人。我之前的伴侣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因拥有相同的生活圈子而认识,就觉得现阶段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更肯定自己不想跟同事谈恋爱。或许多少也因对已故丈夫的尊重,而避免和认识他的人发展情感吧。
Lionel 前任妻子去世后,我爸爸的健康也出现了问题,所以为了方便照顾家人而决定回来,以免将来后悔。好在我爸爸的健康已无大碍,我就想找机会认识新朋友和伴侣,建立新的生活。

而对方刚好是理想型?

Lionel 我是个被西方化的亚洲人,之前常会开玩笑说自己从未想要找新加坡人做老婆,却娶到一个已被“新加坡化”的法国人。我们之所以能一拍即合,可能因彼此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和丧偶经历。我觉得Alex是个极为乐观的人——她虽有过痛苦的丧偶经历,却仍然充满正能量。不像我,在与病魔抗衡近10年后感到精疲力尽。她的出现和存在,给我带来了希望和生活动力。
Alex 对我来说,和他的相遇是巨神奇的命中注定,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一种无法解释的连接。

是什么让你们鼓足勇气接受另一段婚姻?

其实,我们当时都已做好准备走入下一段感情了。怎么说呢……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丧偶是极痛苦且需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的事,在短时间内步入新恋情会被视为对已故伴侣的不敬,很多人更是为此而选择独自走完人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已故伴侣已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从未试图“走出来”,更多是带着这份失去和遗憾好好生活下去。我们相信彼此已故的另一半,会希望我们幸福的。

各自的家人有何看法?

Alex 亲友们都很为我感到开心。而且我的已故丈夫也是新加坡人,所以我爸妈早已习惯了,哈哈!
Lionel 我爸妈都超喜欢她,他们甚至会觉得她比我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华人传统的认识。

婚后可有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争吵?

Lionel 不会吵架啦,但有时会听不懂她如此特殊的法国+新加坡口音。
Alex 因为都各自经历过一段婚姻,我们都需要适应全新生活方式和家庭文化。坦白说,有时确实会想起之前的婚姻生活,然后会有一些不该有的expectations而感到不开心。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样不好,都在尽力地改。

摄影 Phyllicia Wang
美术指导 Paul Soi
发型&彩妆 Aung Apichai, Artistry Studios, using Kevin Murphy and Gucci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