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升职只想加薪,有错吗?

越来越多人选择拒绝升职、不当主管。是没野心,还是更清醒?职涯不是单行道,不升职,也能成长。这篇写给每个正在重新定义成功的你。

#Nyrelationship

图:Oscar Wong/Moment/Getty Images

在传统观念中,升职是职场成长必经之路,不升职好像就等于没长进、原地踏步。但在今天这个节奏飞快、职涯选择多元的时代,这套老公式似乎已经说不太通了。

《华尔街日报》最近就提出一个新词:“Unboss Yourself”,形容职场新趋势——越来越多职场人选择逃离管理职位。盖洛普2023年的一项调查也印证这个现象:千禧世代更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认为管理职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没兴趣争取。

想想,主管不只要带人做事,还要处理人事纠纷、扛KPI、开不完的会议,工作又累又难搞,还不一定多拿多少钱。所以不想升职,不是摆烂躺平,可能是另一种清醒。但问题是,不升职的话,你的价值还能继续成长吗?

为什么有些人不想升职?

1. 成长不只一种方向

职涯发展不一定非得靠“升官”才算成长。有人选择横向拓展技能、深耕专业,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技能高手、或团队的智囊军师。这些角色虽然没有漂亮的头衔,照样是公司离不开的重要角色。

2. 看清自己的追求

一个称职的好员工,未必能成为好主管。有些人身不由己“被升职”,原本熟悉的工作没时间做,带人一团乱,最后“上面”不满意,自己也压力爆表。选择不当主管,不是逃避,而是因为清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走适合自己的路。

3. 升职要升得值

有些人抗拒升职,不是没野心,而是看透现实:责任倍增,权力和资源未必跟上,薪资没有明显提升,却要背锅、灭火、一天到晚开会。与其当个“钱少事多”的主管,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擅长的工作上,建立自己的不可取代性,更有利于长期发展和薪资谈判。

4. 想要更自由的生活

有些人不追求升职,是为了保有生活时间的自由,不想每天被会议、报表、团队管理绑死。毕竟,当主管可能表面上不用冲在前线,但背后要扛的责任、精神消耗和“隐性加班”,一点都不少。

5. 想远离办公室政治

当主管意味着要处理更多人际关系,分分钟是“夹心人”。此外,也必须面对不同部门之间的角力拉扯。选择不升职,就是为了避免复杂的局面,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也留一点心理上的清净。

“Unboss”打工人的5条成长路径

1. 把专业做到极致

擅长“做”而非“管”,不想当主管,那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必杀技。只要技能够硬,照样能在团队中拥有话语权。很多技术高手、资深顾问,虽然不带人,一样是公司最重要的那几个人。专业力,就是你最大的底气。

2. 成为“利他型”Mentor

你不发号施令,但你愿意带新人、分享经验,当部门需要建议时,你总能提供有建设性的观点。时间久了,这些都不知不觉建立起你的影响力,一样可以带队前进,价值不输一位主管。

3. 拓展职涯的宽度

不升职,不代表原地打转。你可以横向转调,从产品到行销、从研发到营运,拓宽专业触角;也可以发展副业、斜杠技能,打造自己的“多栖战力”。多点能力、多条跑道,你才能有底气选择自己的未来。

4.建立“个人品牌”

没有头衔光环,更需要让你的实力“被看见”。可以通过社群分享等方式,把你的专业经验转化为内容,建立自己的可见度。当你能从“内部人才”进阶为“圈内人物”,你的职涯成长就不再只由上司决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5. 把生活品质纳入职涯规划

位置越高,责任一定会越大,不想升职,有时是为了追求更平衡的生活方式。不被会议轰炸、不用随时待命,多一点下班后的时间和生活,可以陪家人、学新技能,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是一种高质量成长。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