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92 FM电台DJ
@yeecharmaine
Charmaine是Kiss92 FM的电台DJ兼制作人,目前主要负责电台每天的“Afternoon Scoop”节目。同时,她也是电视节目和现场活动的主持人。活泼、开朗的她之前因身体问题面临生育方面的困扰,去年她原已决定
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冻卵,本地政府却刚好在同时期允许非医疗原因冻卵。为生育耗尽心思的她,现已是(采访当天)怀孕23个星期的准妈妈了!
所以……?
哈哈! 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是自然受孕。我和伴侣与妇产科医生就生育问题谈了很多次,医生之前也一直建议我们尽量尝试自然受孕,实在不行再考虑使用冻卵。
很让你们始料未及吧?
的确!因为我的自然受孕机率只有50%,更何况自己的年龄也不算小了。25岁那年,医生在我的卵巢皮样里发现一个约10cm的囊肿,甚至还发生扭转(torsion)现象导致左边卵巢的血液不流通。我得动手术切除左边的卵巢和输卵管,也导致我自然受孕机率在手术后减半。年轻时没觉什么,谁知几年后在我右边的卵巢皮样里也发现了同样的囊肿。当时虽只有4cm大,但它会越来越大,然后也发生扭转让往事重演。然后我就开始着急了,会担心自己连当妈妈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次能自然怀孕,对我来说真的是奇迹。
因为两次发现囊肿,让你有了冻卵的想法?
冻卵有利有弊,正式决定前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想。身体原因当然是其一,尤其在得知右边卵巢皮样里有囊肿的消息后,心情就更加迫切。当时想说万一得切除右边卵巢,那我就连怀孕的一丝希望也没了。我真的很渴望当妈妈,很希望能跟伴侣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家庭,因此去年做了冻卵的决定。
当时为何想到要去吉隆坡进行冻卵流程?
其实在本地进行流程是我的首选,但新加坡是去年3月28日才允许年龄介于21到35岁的女性,因医疗以外的原因进行冻卵 。去年7月35岁的我很担心会错失机会,加上时间紧迫,所以做足功课后就觉得吉隆坡的冻卵技术和流程最合我意。本来已准备飞往吉隆坡,社会和家庭发展(Social and Family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国务部长孙雪玲却在国会上表示,与冻卵标准稍有出入的女性可向医生上诉申请。我很幸运上诉成功并取消原本计划,并决定在本地KK Women’sand Children’s Hospital进行冻卵。

如何面对年龄和健康所带来的身心压力?
压力在发现右边卵巢皮样囊肿后倍增,因为得每半年去一趟医院做扫描和身体检查。随之而来的,还有高龄产妇的种种问题。如何面对?会和伴侣和身边的朋友沟通,就发现有些压力真的是自己给的自己的——我渴望有小孩又得不到,所以心情就会沮丧且压力越来越大。我试着调整心态告诉自己:现在的医学如此先进,不可能没有解决方法,冻卵就是其一。
可否分享一下你的冻卵之旅?
过程很复杂,我就分享一些重要步骤并趁机说说我的心情变化。我需要接受传染病筛查、测试激素分布、盆腔和生育器官超声波检查和卵巢储备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这些检查结果衡量我对激素药物的反应,一切通过后才能进入冻卵阶段。冻卵过程很辛苦——除了每天打针、检查、取卵所带来的生理痛苦,更多是心理上的煎熬。因为最终只有12个存活机率高的冷冻胚胎会被选中,而且无法确定它们能否成功“活下来”。
伴侣在过程中如何给予支持?
他当然无法分担我肉体上的痛苦,所以只能时刻陪着我、安慰我。他也会为我准备很多优质蛋白,确保我每天吃好睡好。
成功自然受孕的现阶段心情如何?是否会担心?
不会担心,只有满满的感激。我的孕期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宝宝也很健康。我很感激宝宝选我当妈妈,而我也有个健康的身体孕育他。
想对拥有类似经历的女性说些什么
除了昂贵价格,我觉得在决定冻卵前必须愿意承受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变动和身体变化。管理好情绪并清楚知道冻卵的成功率只高达90%,而且年龄越大机率就越小。我真心希望年轻的女孩们能好好照顾身体,一定要定期体检,别让冻卵成为唯一的“出路”。
摄影 Phyllicia Wang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Dolly Dai
发型 William Wang, @Kimistryhairboutique
彩妆 Aung Apichai, Artistry Studios, using Bobbi Brown
- TAGS:
- #ImEveryWoman
- lifestyle
- NY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