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之 GRACE WANG
银行服务大使
来自中国福建三明

妙之2005年来到本地读中学,对还不到30岁的她来说,已在这待上了“半辈子”。
最初有妈妈陪伴开开心心来新留学,想不到却屡受挫折,让母女俩吃了不少 苦头。好在母亲性格坚强,而妙之也不肯服输,两人才坚持下来一一渡过难关。
她忆道:“中介将我送进学校,却只安排了第一个月的住宿就撒手不管,但我们却早已支付了约$10,000新币的佣金。”
更糟?好不容易找到住处,却遇上一对毫无信誉,甚至听起来有些刁狡的房东夫妇。
妙之说:“当时房东向妈妈借$10,000新币, 并许诺每月还$600的利息。我们被这笔利息打动,心想正好能拿来抵消租金和生活开支(她们当时以每月$360租金向房东租一个4人间的其中两个床位),就从不多的存款中拿出这笔钱。接下来两、三个月,房东又分别向妈妈多借$5,000、$3,000新币,却连第一个月的利息都没支付。”
母亲当时毫无防人之心,几乎已耗尽所有资金;直到发觉房东频繁换工又没有稳定工作,才开始担忧催他们还钱。可对方不仅不还钱还出言凶蛮,甚至半夜威胁将她们赶出去。母女俩身在异国求助无门,一度向中国驻新大使馆及本地警局求援,却被告知日常借贷纠纷并不在对方管辖内。母亲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每次一点点讨钱,同时通过每月房租扣除借款,持续一年多才收回这笔账。
这样的事不仅发生在她们身上,房东欺负中国租客,吃掉押金是常事。
不得不挤在一起住宿的人原本就经济拮据,哪还经得起这般克扣?
妙之愤愤不平地说:“还记得当时有个来自山东的大哥,本地公司的老板甚至拖欠他几个月薪水,那才叫苦不堪言!” 母女俩后来搬走,新房东是个德士司机,虽偶尔会手头紧,但也本分得多,只是请她们提前缴纳下个月的房租。
可接二连三的不快经历已给她们留下糟糕印象——新加坡人,怎会是这样?!
谈及校园生活,妙之坦言当时也很孤独。直到毕业都是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
“同学们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喜欢的都是美国歌手,我感觉 自己很难融入。
”因此她开始逃避社交做起“独行侠”。
直至进入CPF Board(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工作,家庭般的职场氛围才让她真正感受到人际上的温暖和善意。后来她又加入本地OCBC银行,同事关系也很融洽,于是一干就是5年,担任着须善于沟通的Service Ambassador一职。
工作虽稳定了,妙之的感情路却很是坎坷:第一任男友是本地人,交往一个月便人间蒸发;接下来虽有几番尝试,但也都不长久;唯一一段断断续续维持了两年半的感情,因对方控制欲太强而频频争吵,共经历了20多次的分手!
听完她的大致讲述,和对方的关系充斥着极大负能量,我反倒替她高兴:幸好是分了,总好过歹戏拖棚。 妙之又想起当年初到本地的日子,心疼地说:“最委屈的还是母亲。”
“她原本在中国工作得好好的,为我成为陪读妈妈来到这,没有工作也没有一个体面的身份。她当时过得很苦,差一点就坚持不下去。我反而鼓励说如果我们受了这么多磨难却中途放弃,岂不是白白受罪?”
她继续:“我最大的优点,便是越挫越勇。生活安逸会让人失去斗志,身处逆境反而越会让人成长。”
妙之自嘲是这种“犯贱型”人格。 也多亏她的这股倔劲,能让她勇敢面对从今以后“无论怎么样”的人生。

更多新移民的故事:
本地的婚礼后,为何让韩国新移民JINNIE决定学化妆?来自台湾的JADE靠福建话融入本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