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TONI为何最终扎根本地?
自称是“第三文化小孩”也是“世界公民”的Toni, 如何凭勇气和决心在本地创立可持续时尚品牌。
TONI CHAN
AUGUST SOCIETY创办人
来自香港
Toni说自己是“第三文化小孩”(指孩提时代处于一或多个不同文化环境, 从而
将父母的第一文化和其成长的第二文化融合成第三文化)。她在香港出生, 三岁
随父母移民加拿大, 在当地成长、生活和工作。
此外她曾赴欧洲攻读MBA学位, 游历了50多个国家, 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公民”。
当初来新为修读硕士学位, 原只打算小住, 却一待已12年。
“我感恩能在北美成长, 可以说是加拿大塑造了我的价值观。都说加拿大人很好, 真的没夸张。离开加拿大去国外求学也打开了我的眼界, 以前学校就有超过72个国籍的学生! 我虽到访过各大洲很多地方, 却从未见过哪个地方像新加坡这样有序——城市干净、安全, 生活便利, 文化多元, 还有这里的美食! 此外本地请女佣的费用也较合理, 能让我更好平衡工作和家庭。闲暇时, 还能去临近亚洲国家度个小假。只是……”
Toni想了想,毕竟从加拿大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搬来, 在本地买进口果蔬的价格还是让人有点心疼。
“还有, 尽管已过了12年, 我还是没能完全习惯本地炎热又潮湿的气候。”
刚在本地工作时, Toni心想自己来自亚洲家庭, 应该不难适应。她却很快发现本地职场文化, 其实跟北美大不相同。
“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很直接, 有什么不对或不悦的大多会直言。这里的工作团队虽然很国际化, 但客户大多是本地或区域公司, 从言谈还得学着听出弦外之音。”
她继续: “在这里学会顺服上司也是必需……在加拿大, 决策是协作的结果, 员工有更多说话权。而且北美也没人追究你是不是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里, 只要把该做的工作完成就行了。所以你说, 这一时半会我哪能习惯!”
Toni也懂得灵活与开放的思维, 是快速融入新环境的关键。
她说: “到别人的地方作客, 努力适应是理所当然的, 不该期望别人来配合你。”
这其中还有很多趣事, 如第一次跟同事们去小贩中心, 看大家用纸巾包和雨伞占位然后能安然去点餐, 让她觉得太不可思议。
她也说虽然自己的亚洲人外表让她很容易“混”入人群, 但只要一开口, 对方就会问“你不是本地人吧?” 她再分享有次跟德士司机说要去Craig Road in Tanjong Pagar,结果在后座眯一觉后醒来, 却发现被载到Haig Road in Tanjong Katong。
她笑说: “因为uncle听不懂我的口音! 当然我也只敢在新加坡的德士上打盹, 在别的地方都会很警惕。”
反而她的两个孩子就厉害多了, 由于丈夫是在本地工作的法国人, 孩子们从小就学习英、法、中、粤四种语言。
她说:“我四岁的女儿已开始上手Singlish, 现在无论中英都爱矫正我的发音。她还很会用法语撒娇, 爸爸一听都融化, 要什么都给她。”
在本地工作一段时间后, Toni决定于2015年“做自己的老板”, 成立泳衣品牌August Society。然而她毫无时尚背景, 从设计软件到材料采购和与工厂合作, 再到网站建设和品牌推广, 各方面全靠自学。
一路上跌跌撞撞摔过不少跤,但她却很享受创业时研究、创作、策划、设计、解决问题及做决策的每一环。
“其实我父母都各有自己的生意, 他们工作很辛劳, 也曾陷入挣扎。他们本劝我不要创业, 还是好好上大学然后在企业里找份工作就好, 但他们也同时让我看到经营公司所需的勇气和决心。” 她说。
要特别介绍的是, Toni创办的August Society还是一个可持续时尚泳衣品牌。品牌通过回收各种废料如塑料、渔网及废弃地毯再利用, 并以数码印花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染色量, 从而打造更环保的泳衣。此外品牌还推出两面不同印花设计的泳衣, 让你旅行时只带一件就能有两个造型。
感兴趣?上品牌网站augustsociety.com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