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地球还在不断转动,身边的环境就会一天天改变。关键在于是越变越糟,还是一天天变得更好?
气候改变如何影响新加坡和周边地区,我们又该如何建设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和Maybank Foundation(马来亚银行基金会)合作推广东南亚文化并征求作品,第一系列主题是“Rooting for Change:Artistic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邀艺术家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作出回应。

(图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提供)
此系列自去年公开征收作品,最后选出三件视频艺术创作,配合今年地球日已于月前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一楼大型LED墙面上公开展览(至7月31日)。本地三人组合DASSAD的实验影片《Indefinite Waters》,描述海平面上升的现象。片中海水慢慢上升,淹没不同时代的通讯设备如电视机、收音机、电脑等,为人类敲响警钟。

(图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提供)

(图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提供)
视觉艺术家Robert Zhao(赵仁辉)的《Second Chance》,焦聚本地次生林。所谓“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植被遭破坏后,经一段时期再度出现的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如废置的甘榜与农地再次生长出浓密树木。本地植被以次生林为主,生态价值经常被忽略。因此,其作品着重以诗意手法展示次生林历史与生态多样性,综合过去与现代的地貌景观,呼吁大家好好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第二次机会。

(图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提供)
插画家Ong Wei Ting(王维婷)的动画作品《Choosing Today for our Tomorrows》充满童趣,创作灵感来自1990年代卡通片。作品模拟作者小时候阅读的童书,采用孔版印刷(risograph)的单色印刷方式带出主题:今天所的每个决定,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与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