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友你2 第4集:新加坡人爱搞小圈子?

在新加坡真的很难融入吗?我们不够"friendly“吗?听嘉宾们分享亲身经历。

#Nyrelationship #NYtalk2

无论是新的生活环境或职场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圈子,如何打破“隐形墙”,轻松融入小圈子,考验的是我们的社交技巧和适应力。

这一期节目中,请来两位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异乡人”——来自上海的Petty,曾在本地电视台担任高级化妆师,后来自立门户开设Limelight Studio妆造工作室;以及来自台湾的新加坡媳妇Sylvia,婚后跟着老公定居新加坡,开创了自己的网红事业。

两位嘉宾和主持人瑞恩、主编艳玲一起聊聊“新加坡人真的爱搞小圈子吗?”,并分享在新加坡的生活故事、文化差异碰撞出的趣事、如何适应本地生活。

以下整理出5个实用Tips,让身处在新环境的你,也能轻松“破圈”,自在融入!

1.尊重和拥抱差异

融入新环境,首先要调整心态,避免过早对环境产生刻板的负面看法。每个地方或职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保持积极心态,拥抱差异,是融入的第一步。像Petty刚来新加坡时,发现本地人都喜欢穿拖鞋、随手拿塑料袋,但后来她慢慢发现,大家其实只要去event,都会打扮得漂亮又得体,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追求实用性和多元包容,而非不讲究。所以,给自己时间适应,不要急于评判,多些理解!

2.主动释出善意

每个地方的小圈子文化,经常是基于面对外来者“入侵”的保护意识,因此,展现真诚的态度非常关键。Petty分享刚到本地工作的经历们,当时她是“空降部队”,工作有管理性质,一开始她发现同事们似乎不太喜欢她。有一次在茶水间,大家原本开心说说笑笑,但看到她进来,就慢慢“散会”。她一度觉得这与小圈子文化有关,但通过调整心态,表现出尊重他人、在工作中始终秉持“利他”原则,半年后成功地打破隔阂,和同事们建立好关系。Petty认为:“小圈子文化,在哪里都会有,关键是自己的心态、调整策略,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

3. 打破语言障碍

语言是融入新环境的“桥梁”。Sylvia分享刚到新加坡时,有一次去kopitiam点咖啡,礼貌正式地说了句:“Excuse me, can I have a coffee?”,结果被店员觉得她“做作”,甚至拒卖给她。后来她就学会直接说:“Auntie, kopi peng包!”通过学会一些本地口语,让语言障碍轻松消除,也能让人与人的距离变得更亲近。

4. 保留自我根源

虽然融入新环境很重要,但也不要忘了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Petty虽然努力融入本地文化,会跟着本地朋友学说kiasu、 paiseh,但她依然坚持保留自己的文化根源,在家会和孩子说上海话,不希望忘本。保持自我根源,也能让我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独特的魅力。

5. 多元文化中的平等心态

艳玲也分享了自己在一个国际化团队工作的经验。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从中国、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她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谁比谁更厉害、更有优越感。在工作中,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和开放的心态,在多元化环境中找到共同点,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顺利合作。面对冲突时,关键是沉得住气:“去到一个新环境,不管在任何一个国家,当发生误会或偏见的时候,不要先动怒,有时真的要先沉住气,慢慢学习怎么化解问题。”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