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er Ng 全职环保设计师
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 都不再有耐心去维修坏掉的小零件。
这和上世纪一辈大不一样; 他们会将用坏的东西一修再修, 直到完全报废为止。Didier的父亲就是这样的老一辈, 经常捡电风扇回来修理后再使用, 家里任何电器坏了都难不倒他。深受父亲影响, Didier自小就养成节省及再循环的好习惯, 她说:“我在外看到喜欢的小物品都不会花钱买, 而选择回家自己用回收物去手工制作。第一次做不好没关系, 我会重新再做, 直至做得比外面卖的还好看为止。”
Didier表示自己对环保的初心很简单, 就是不浪费世上任何资源。她说当我们在浪费的同时, 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幸的人甚至没办法吃上一顿饱饭, 每个人的小动作和小习惯因此都会有巨大影响力。另外, 她也认为自己不愿意过奢侈生活——能省钱就绝不乱花, 若很多手工材料都能在垃圾堆里找到的话, 何必花钱去买?
乐观态度
毕业自产品设计系的Didier毕业后并没立即成为环保设计师。她曾到一家公司当设计师, 但崇尚自由的她不久后便决定辞掉稳定工作, 成为自由工作者。我问及她在那一份工作中面对的苦与乐, 她笑答:“没什么苦……即使有我也不记得了。”
她表示自己的性格极度乐观, 况且每份工作都有困难之处; 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有烦恼都会烟消云散。Didier坦言自由工作性质也当然有所谓的“低潮期”, 尤其是刚开始时很多空档, 也代表完全没收入。于是她四处打杂工; 无论是花店、 奶茶店或餐厅等工作她都试过。乐观的她却表示自己很享受四处打工的感觉, 不仅能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还能从中学习经营生意的模式。
最重要的是, Didier每到一个地方打工, 就会将店里废物再循环, 制作成实用且美观的小物品。问她自己的作品什么时候开始受到关注, 她答得很惬意:“作品越做越多, 就越来越多人认识我。一定要指出哪一件特殊作品, 就应该是我做的饮料盒钱包吧。我用喝完的饮料盒制作成钱包, 大概大家看了都觉得很有创意, 连我自己至今都还在使用着。”
父母担心
Didier说, 她参加同学聚会时经常有人对她的工作表示不解, 都认为她该找一份安稳工作, 就无需担心生计问题。虽然父母一直很支持她去勇敢追求梦想, 但私底下也会为她操心, 无法了解她如何能用“几个废弃塑料瓶赚钱养活自己”。
家人及朋友的担心自然给Didier添加不少压力, 但却从没让她产生想放弃的念头。经过不断的努力, 她的作品被周遭人赞赏和认可, 在本地的名气越来越响。她笑说自己能越做越好, 原因大概离不开自己的开朗与随性, 及她对环保设计的执着与热爱。Didier说自己很感激大家愿意与她合作, 而且有越来越多人找她洽谈合作的趋势。和机构或企业合作的酬劳让她能安稳地过生活, 而且她也常通过教课来赚取更多收入。
塑料作品
Didier一年平均会制作十多件作品, 更曾受邀到香港去利用塑料瓶做“鸽 子”, 及被邀请到法国用塑料编织灯罩。此外, 她更曾为本地妆艺大游行的花车制作塑料花朵。她认为用塑料制作艺术品最难的地方在于材质较硬, 剪裁时不容易处理, 因此很难制作出理想中的形状。 另外, 制作前也要考虑不同的塑料材质—— 有些较透明, 有些则没什么光泽, 因此在制作前需要长时间去考量和计划。但相对来说, 塑料较防水并不易损坏, 作品寿命因此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