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疑心病重
这说的当然是乾隆皇帝,作者充分利用了历史上写他“疑心”的诟病,将其放大渲染,形成这个人物最大的性格缺陷。就连古代君臣,都强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何况是至亲至疏的夫妻?不得不说,为了剧情需要,乾隆确实经常在不该疑心的时候疑心,该疑心的时候不疑心,是个令人费解的地方。然而,假设他对如懿多一些信任,没那么容易被奸佞小人动摇心思,如懿也能少受些委屈和灾难,不至于心凉绝望,一怒之下断发“休夫”。
放到现代情感当中,疑心病也是个慢性毒药。一旦有了怀疑,心境就会不平衡,一次两次挑战伴侣的忍耐力,迟早让对方选择投降。毕竟,谁会希望呆在一个天天怀疑自己的人身边?难道自己就这么不值得信任吗?假设够爱对方,又怎会这么容易被动摇?这一点,也是迫使如懿断发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当腻了这个皇后,更受够了乾隆的“不信任”(或者说“不够爱”)。
2.过度贤惠
如懿尽管太有原则,但终究是因为太爱乾隆而“过度贤惠”,宫斗能力低得让人失望。她自知皇后是“臣”,乾隆再怎么任性,她再怎么不认同,也会妥协忍让。她知道自己劝不住乾隆,被太后说“这个皇后当得太没用”,也无奈同意。网友都骂她过于“佛系”,宫斗一点也不过瘾,反击能力太低等等,其实都是她过度贤惠的表现。
如懿没有手段吗?如懿不够聪慧吗?都不是。她是一心只想爱乾隆,想扮演好乾隆希望她扮演的皇后角色,于是恪守本分与本心。殊不知“本分”与“本心”相离,乾隆因香见痴迷,让如懿劝她乖顺安生,如懿再怎么不情愿还是去了;太后担心香见红颜祸水,让如懿给她送断子汤,如懿再怎么不忍心也还是做了,结果得到的是乾隆的一个耳光。她的一味忍让,其实并不值得,“本分”做的多了也渐渐失去自我。
在现代夫妻感情中,不少做得可圈可点的贤妻良母,忍气吞声到最后也还不是闹得婚姻不愉快?反而像《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那样,让旁人知道自己有底线,才不会被步步逼迫。可谁让如懿的底线,就是对乾隆的爱?香见也曾对乾隆说,他不过是仗着如懿怎么都不会离开,才又冷落又疏忽。然而,感情是需要共同经营,双方平衡的。一方过度深爱,一方过度挥霍,“入不敷出”终要崩塌。
3.互不服软
如懿到最后是失去了潇洒的本性,却没有失去原则,是人物颇受赞赏的地方。但这份原则,却也是夫妻感情里的致命伤,小编觉得不太必要。每每乾隆与如懿起了争执,于“君臣”上是如懿顺从了乾隆,但于“夫妻”方面却是乾隆事事哄着如懿。但争执越来越多,皇帝的脾气可不小,每天日理万机够头疼,还遇到一个爱闹别扭的老婆,最后让他憋出一句:“你就不能服个软,哄哄朕?”
无论是身为皇帝还是男人,乾隆向来不讲“理”,只看“心情”。一对如懿不满意,就给其他妃子升级;对如懿满意了,再把这些妃子统统骂一顿,该贬的贬,该罚的罚。乾隆的爱,很自我,很直接,却也从来不吝于表达。无奈的是,如懿软硬不吃,让他堂堂一个面子大过天的皇帝热脸去贴冷屁股,最后当然又是不欢而散了。何况,自古都有“开门训子,关门教夫”的民间说法,在百姓之中尚且如此,乾隆又怎么可能忍耐如懿屡屡当面斥责?一次两次还能忍,久了可就是如懿“不识好歹”、“不懂尊夫”。
到最后,恼出了乾隆一句“废后”,如懿更是断发休夫,也将两人的后路都斩断了。
https://www.instagram.com/p/Bo-2rIQgq8z/?tagged=%E5%A6%82%E6%87%BF%E4%BC%A0
4.追求不同
最开始,弘历与青樱确实相互倾心,年少情深,只求能够在一起,是妾是嫡并不重要。但是弘历登基成了乾隆皇帝,青樱也从改名“如懿”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只是弘历的青樱了。紫禁城里的如懿,需要协理六宫,安抚皇帝,孝顺太后,无论是看人脸色或给人脸色,都不是如懿心喜去做的。她也曾说,只在乎乾隆不会放开她的这双手,因此就算被陷害、被误解,第一时间也是等着乾隆的相信和扶持。哪知,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一次次用那双曾经牵住她的手,将她推向了更绝望的深渊。如懿本就不爱争,既然唯一的精神支柱不肯给予拉拔,她就任由自己萎靡。
如懿求的,是夫妻一体一心,但乾隆要的,只是一个听话又肯为他收拾烂摊子的皇后。正因如此,乾隆到后期一直拿富察皇后与如懿做比较,只因富察皇后从不忤逆他。如懿也很明白这一点,竟讽刺乾隆只是喜欢她的顺从,其中没几分真心,惹得龙颜大怒。两人后期争吵,永远无法和解正是因为所求并不同。如懿想要的,乾隆给不了;乾隆想要的,如懿不肯给。这样的两个人,注定无法一起走到最后。
更多生活相关,请看“唯美!浪漫!日韩美如#偶像剧场景的赏枫景点”、“好好笑!这些网络红梗都是源自流行歌曲 #网民创意”、“叻沙曲奇饼、叻沙披萨、叻沙意大利面…… 盘点本地独特的叻沙料理”、“非试不可的独特汉堡 #FOODIE必吃 #小编要试那个巧克力汉堡”以及“爱吃碳水化合物?懂得选体重无负担 #健康吃CAR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