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Mehdi33300/iStock/Getty Images Plus_Getty Image & Chee Siong Teh/iStock/Getty Images Plus_Getty Images
自2008年首播以来,本地电视剧《小娘惹》便吸引了东南亚及大中华区观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本地经典之一。时隔17年,续集《小娘惹之翡翠山》正式上线,迅速登顶Netflix新加坡收视榜首,再次掀起娘惹文化的热潮。
图:Mediacorp提供
峇峇娘惹,亦称土生华人,是指早期中国移民与当地土族通婚繁衍的后代。追溯娘惹文化的历史,它最早出现在英国殖民时期。博物馆义务导览员龙矜频博士曾在访谈中提到,随着1965年新加坡独立,四大主要种族成为国家的基石,土生娘惹也会根据自己的籍贯开始分散后,因此逐渐分散并低调生活。龙博士也提到,很多人对娘惹文化不熟悉,甚至土生娘惹后裔也不了解,直到2008年本地开设了土生文化馆,加上戏剧的加持,让大家再次开始关注娘惹文化。
#娘惹餐桌礼仪
《翡翠山》首集中的一大亮点便是张家举行的长桌宴,剧中称之为“Tok Panjang”。其中,“Tok”是闽南话中的“桌子”,而“Panjang”则是马来文中的“长”。
在娘惹家庭中,餐桌礼仪非常讲究。在剧中饰演张家一家之主刘秀娘的阿姐郑惠玉曾经在受访提到,长辈常被安排在桌子的主位或最尊贵的位置。而座次的安排并非完全依照长幼顺序,而是由主人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只有最受宠的人才能坐在离主人最近的位置,其他座位的排列则能反映出家庭成员的地位。
此外,娘惹家庭也十分注重分享精神,餐桌上常会摆放多道菜肴,大家共同分享,而非各自独享。传统的娘惹餐桌上,虽然通常使用餐具,但有时也会用手指进食。用手进食时,需要避免把食物倾向餐桌,而应直接送至口中。娘惹的坐姿也有讲究,脚应摆放得略微倾斜,并且只有在长辈开始用餐后,晚辈才能动筷。
#娘惹饮食
在《翡翠山》中,常常提到成为一位好娘惹需要拥有一手好厨艺。这不仅是对娘惹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也是他们维系社交和情感的方式。剧中,小娘惹们通过厨艺较劲,展示各自的拿手好菜,如咖喱木薯叶(Gulai Daun Singkong)、干米粉(Beehoon Gorong)和黑果焖鸡(Ayam Buah Keluak)等。
著名娘惹厨师谢金龙曾在访谈中提到,娘惹菜的味道层次丰富,融合酸、甜、辣等多种口感,每家每户对同一道菜都有独特的诠释。即便使用相同的香料,微小的比例变化也会让菜肴的味道产生显著差异,这正是娘惹菜的魅力所在。要想完美地重现一道经典娘惹菜,必须首先了解其正宗的口味。
娘惹菜的制作复杂且讲究,调料种类繁多,但主要依赖新鲜的香料,如峇拉煎、蒜头、香茅、小葱头、黄姜、洋葱、椰浆、干辣椒、南姜、酸柑叶、斑兰叶、椰糖和虾米等。
制作美味的娘惹菜,还需要精细的前期准备。调料的挑选与研磨至关重要,必须选择最新鲜的材料,采用舂香料的方式,确保香料研磨成细腻的酱料或膏状。烹饪时还需精准掌控火候,火候过大会容易焦糊,火候过小则香气不足。
除了讲究的娘惹菜,五彩斑斓味道又好的娘惹糕点也是本地人爱吃的小吃(图:Chee Siong Teh/iStock/Getty Images_Plus_Getty Images)
#娘惹服饰
娘惹服饰是娘惹文化的重要象征,融合了华人和马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审美和传统。传统的卡峇雅(Kebaya)也在2024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卡峇雅源自马来人的开襟长衫(Baju Panjang),最初的设计简洁大方,袖长且下摆达到大腿或膝盖,外形端庄含蓄。随着缝纫机的引入,1930年代卡峇雅的设计开始加入复杂的蕾丝与刺绣,逐渐形成其独特特色。到了五六十年代,卡峇雅的设计受西方时尚的影响,款式更加修身,衣摆尖细,大量使用刺绣、蕾丝、绣花及薄纱装饰,展现出流畅的曲线美。
此外,娘惹的珠绣鞋(Kasut Manek)也是一项精致的手工艺。珠绣作为娘惹文化独特的传统工艺,主要使用极小的彩色珠子和细如发丝的针线,在布面上缝制成图案。制作珠绣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密的思维,一颗颗珠子需要边缝边计算,一旦出错,必须拆掉重做。
娘惹卡峇雅与珠鞋设计师黄俊荣表示,卡峇雅自诞生以来便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时尚,设计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主席吉纳维夫·杰夫提到,如今的年轻人常将卡峇雅作为外套,搭配T恤与牛仔裤,形成更为摩登的穿搭风格,深受年轻一代喜爱。
Chantelle在剧中穿的娘惹珠绣鞋(图:Peranakan Museum提供)
#娘惹房屋
传统的娘惹建筑被称为“店屋”,其风格巧妙地融合了中式庭院、欧式住宅、南洋骑楼以及马来高脚屋的特色。这些建筑的外观常以五彩斑斓的瓷砖装饰,配以精雕细刻的木制屏风、典雅的欧式百叶窗和璀璨的玻璃水晶吊灯,彰显了它们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娘惹建筑的装饰细节特别引人注目。例如,瓷砖上的图案往往会结合传统的中华吉祥元素与南洋热带植物,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木制屏风的雕刻则常常以神话故事或历史场景为题材,体现了土生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
新加坡Koon Seng Road多彩的娘惹建筑。(图:Andrew Merry/Moment/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