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A A
@mrn.a
视觉创意人及插画家
Marina于2017年取得南洋理工大学视觉传播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各种平面设计、影片剪辑软件及3D软件都能熟练运用。她常把自己日常接触的事物化为创意插画(如电影《The Shape Of Water》的灵感),也时常用鲜亮色彩来描绘黑暗或痛苦的主题。尽管有时对自己画风感觉厌倦,但仍保持着创作的激情与能量。她既欣赏黑白,同时也对色彩有诉求.色彩对她来说是奢侈品,是#补充。

请分享一下你的背景?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
我一直很享受艺术的熏陶,从音乐、戏剧表演到雕塑,对各种艺术形式都很有兴趣,但却很少真的自己创作。以前因耳濡目染受启发为自己画了一些形象,大多是漫画及游戏造型,然后渐渐被神话生物及奇幻乌托邦世界所吸引。直到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艺术学徒项目才真正开始创作,开启我的艺术生涯。
创作主题通常是?有固定美学风格吗?
我的画作可以被视为我个人经历的“视觉小说”,或从我读过的作品、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等撷取灵感。不断接触新事物,我的美学风格会跟着改变,不过总会固定使用同样一套色彩。起初,我的很多创作总围绕着女性赋权和历史传说中的女神、蛇等形象展开,现在我则更多专注在死亡及痛苦等主题,也画一些好玩的机甲(mecha)或怪物。

“颜色”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有何用色习惯?
补充(supplementary)。我觉得色彩是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享受它的乐趣。我个人其实很喜欢黑白的简约,但涉及到艺术创作时则会情不自禁地在深色背景上运用鲜亮、突出的色彩,觉得更能传递出我想表达的情绪。
你的不少插画都营造出一种神秘、暗黑的氛围,想借此表达什么?
其实是一种宣泄,发泄一下我压抑已久的愤怒或沮丧情绪吧,哈哈!我完全乐在其中,但主旨是通过痛苦传递力量,表达无论受到什么伤害或困扰,都要懂得掌控情绪和生活。有时,也可能是直接受到看过的书、电影、动漫、游戏或一些创意所启发。

除了插画,你也擅长视觉特效及动态影像,做过什么有趣项目?
约三、四年前和朋友一起创作了一部关于本地鬼魂的短片,灵感来自政府组屋里常听到的那种弹珠声(影片名为《Goliman》,可在Grand Motion Media的Facebook页面观看)。我们还利用各种特效设计了一个形象,觉得这还挺有趣的。
以你的经验看,有哪些技能是当下艺术学生们该学习的?
有点难说,还是得看大家各自要专注的领域。我觉得耐心很重要——多探索自己擅长的项目,保持丰富的灵感来源。在艺术的道路上,总是有很多东西可学、可读,一定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另外请以开放心态,学着接受批评。

可遇到过什么令你沮丧的难关?
遇到艺术瓶颈,就无论创作了什么都无法让自己满意。这其实常常发生,而且还不知道何时才能突破瓶颈,很让人感到沮丧。
有何重要的艺术转折点吗?
并没有某个特定的点改变了什么,但是随时间推移,我觉得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此外也有人告诉我,我的作品如何让他们产生共鸣。得知我给他人带来安慰或激励了别人开始创作,这可能就是对我最大的犒赏。
疫情蔓延时期,你觉得艺术家扮演怎样的角色?
用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安慰,并与之相连。有段时间,我看到很多漫画家和动漫创作者都打造了一些跟真实处境和经历息息相关的作品,我感同身受。另外,比如还有擅长技术的创意人,为我们在博物馆等地创造了很多丰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