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三当三:为什么有人总是“惯性小三”?

为何有些女人明知错爱,仍无法抽身?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知三当三”的5大动机与摆脱之道。

甜美清新的日本女演员永野芽郁,为何会“知三当三”,甚至被贴上了“惯性小三”的标签?

甜美清新的日本女演员永野芽郁,为何会“知三当三”,甚至被贴上了“惯性小三”的标签?(图:Tpgimages)

日本女演员永野芽郁卷入坂口健太郎的感情风波。甜美清新的邻家女神形象,一下子被贴上了“惯性小三”的标签。

坂口健太郎外表温柔,但情史复杂:2019 年与化妆师 A 同居,却与女演员高畑充希暧昧;这段期间,永野以“好朋友”身份频频出现,甚至让高畑拒绝同台。几年后,两人互动不断被捕捉,2024 年更爆出 A 拿坂口的手机当面对质。偏偏,永野自己又被拍到与已婚演员田中圭传婚外情。短短几年,她连续卷入两段争议,媒体干脆称她是“专业小三”。

问题来了:条件不差、资源不缺的永野,为什么总徘徊在“知三当三”的边缘?她的故事,其实揭示了一种值得深思的心理现象:惯性小三。

被偏爱的幻觉:为何偏爱上不该爱的人?

还记得台剧《犀利人妻》里小三的经典金句“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吗(同时请看这篇:韩剧“小三”教会我们的事)?现实里,许多“知三当三”的人,正是被这种幻觉困住。明知道对方已有伴侣,却因为他愿意撒谎、抽空见面,就误以为自己才是“真正被爱”的那一个。那种“虽然没名分,但他更在乎我”的错觉,会让人上瘾。

心理学称之为“重复性选择”:人会在潜意识里,不断选择熟悉的情感模式。比如,成长过程中若常感受到爱的不确定,如父母争吵、父亲缺席、母亲过度控制,就可能把“爱”与“不稳定”画上等号。长大后,越是得不到的人,反而越让她心动。

于是,爱 = 等待 + 不安 + 痛苦。对她来说,这才像“真的爱”。

知三当三的5大心理动机

除了成长背景,还有哪些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类:

  • 证明魅力:能动摇别人,让她觉得比原配更有吸引力。
  • 禁果效应:越禁忌,越刺激,把偷情的悸动当爱情。
  • 抢赢心态: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赢,觉得抢来的才更有价值。
  • 拯救角色:相信自己才是“能让他快乐的人”。
  • 缺爱补偿:哪怕不对等,也愿意接受一点点关注。

理由再多,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对自我价值的不安。第三者想要的,从来不只是爱,而是“我值得被爱”的确认。

惯性小三:为什么停不下来?

永野的问题在于,这不是一次意外,而是重复。和坂口的暧昧没完没了,又与田中圭传出不伦,正是“惯性小三”的典型。

心理医生形容,这就像毒瘾。每一次偷来的时光,像短暂的麻药,让人觉得被看见、被需要。但之后的空虚和失落,更让人期待下一次补偿。久而久之,她们把爱情和高强度情绪绑在一起,稳定的关系反而显得无聊。

爱情里的危机:冷感与火花

传统上我们谈“中年危机”,会想到买跑车、换工作、找刺激,背后其实都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被需要。而在爱情里,也存在类似的危机:有人对爱彻底冷感,只求安稳无波;有人则不断陷入三角关系,把禁忌火花当作确认价值的方式。

永野的例子正好说明,危机不分年纪。哪怕是二十几岁的当红女星,外形亮眼、事业顺利,也可能困在这样的循环里。真正的难题,从来不是条件,而是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走出惯性,才是重生

要摆脱“知三当三”,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爱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透过这段关系来证明“我值得被爱”。只有看清这一点,才可能开始选择更健康的关系。

真正的爱,不需要偷偷摸摸,也不必和别人竞争。它带来的是安心,而不是焦虑;是被接纳,而不是被考验。爱不是奖杯,不是比赛,而是彼此成全。

知三当三,不是勇敢,而是被困。真正的勇敢,是学会转身,给自己一段不必证明的爱。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