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艳玲,我是《女友》编辑,与很多的你一样,我是上班族,也是职业母亲。

先“坦白从宽”,我其实很抗拒跟别人聊育儿的各种。原因很简单,不想批判人也不希望给人“讲”(反正我就是易怒型女人,很容易因为不屑而翻白眼)。

可是最近一次没小孩同行的“痛并快乐”着的旅行,又觉得,是不是可以分享点微妙的心路旅程(如果你能从中得到共鸣,我很欣慰,否则你也可以skip掉这篇)。

bangkok holiday 度假

先聊生娃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自由不羁”的灵魂,我几乎每个月都出国,或旅游或公干。生娃后,我依然(尽量)不被娃打破出游的行程。撇开公干不谈,我每年会固定安排两次的family trip,并洗脑自己不被那种“不要带小孩出国因为细菌很多”、“带小孩出国=浪费钱,因为她不懂”、“带小孩出国很容易生病”、“外面的坏人很多”等忠言逆耳,而选择“常驻”在新加坡。事实上。kiwi(女儿小名)第一次跟我出国,才5个月大,而且地点是冬天的首尔。

纵然如此却也不否认,有了小孩的family trip,还是有些不同。因为你难免因这小人儿而须做出很多的调整,从旅游地点、天数到方式,才能让旅行稍微更称心如意(更现实的说法是少些争吵和抓狂)。

今年,kiwi已经8岁,很幸运地跟我们游了好几个地点,而且绝大部分的时间旅途愉快(感恩+庆幸)。那我还求什么?都说了我有“不羁”的灵魂,因此我偶尔仍会萌起,“什么时候可以来个couple trip的’奢华’想法。”

奢华的愿望

说到“奢华”(奢求)不夸张,我没有很强的backup“顾娃幕后团队”,因此即使要来个3天2夜,已经很有难度。再加上跟大家一样,虽然脾气多强,还是会无法控制的有所谓的“mom guilt”——平常已经忙着工作,还要抛女享受二人世界,我这个妈妈为何如此可恶?

但是,随着疫情放缓旅游恢复,再加上去年开始飞后,我这“贪婪的火苗”似乎久久不能熄灭。在“心魔”不断反复试探我的情况下,竟给我碰到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从小照顾Kiwi的奶妈一家邀请Kiwi来一次sleepover。我和老公逮住这个机会,竟然鬼迷心窍+死皮赖脸地问人家,“何不3天2夜?那我们就可以去泰国小旅行”?

holiday 度假

就这样,我的奸计得逞(一半)。

因为我必须得到Kiwi的准许,这当然,她虽然小,可是绝对必须得到尊重。她当然一开始就给我“怎么可以”的哭脸,可是我很有说故事的能力,我开始project她在这几天,如何可以体验一下有趣的sleepover体验,跟奶妈家里从小就一起长大的两位妹妹,一起没有时限的玩“家家酒”。当然,我也承诺会在国外想着她,每天会视讯和带着想念她的心情为她买礼物(利诱是不能少的)。

结果,在她的完全支持下,我和老公有了久别重逢的二人游。

holiday 度假

不一样的旅行

我开心吗,开心。因为我久违地不需要以考量“小孩”的种种来plan行程。基本上,我们夫妻俩就是什么都不plan,随心随性趴趴走。

holiday 度假

在旅程里,我们重新看得到对方的一些需求。因为只要小孩在场(不管出不出国),她基本上还是我们两人的第一考量。旅程中,夫妻两人的摩擦当然也少了很多——不会经常出现那种“为什么你不帮女儿这样那样”、“刚刚为什么没有牵好她”、“你们两个很吵”等家庭剧台词。夫妻俩也好像会勾起很多以前两人到处旅行的一些小片段,我也再次成为他拍照的主角(哈哈哈哈,虽然这个可能不是你的重点)。

度假 holiday
holiday 度假

还有,虽然这样说很坏。可是,这次的短暂出走,我真的觉得自己充了电(说了一百遍,你是孩子的妈,是别人的老婆,别忘了你也是你自己)。如果你曾经带娃出国,你会认同有时候全家出游后回国,怎么感觉比没出国前还累。

那我有mom guilt吗?有的。尤其在飞前的一个星期,我就已经开始神经错乱,一直跟老公说“还没飞我就很想她,怎么办?”在旅游期间,看到年龄相仿的小孩,我也会有那种“如果Kiwi来,那么她会喜欢玩这个吃这个”。但是,很快的我又会因为旅程的快乐而暂时忘忧。

结束旅程后,我回到家的第一个画面,那就是Kiwi久别重逢的大哭。她还说,下次只可以一天,不能超过24小时。

但是,我已尝过了一次乖,怎么可能会听话。我仍旧会死性不改地策划下一次的couple trip,我有信心,下一次我还能说服她的。

如果你要计划两人行,其实专家也有很多好建议(我竟然误打误撞已经做到了好几点),马上来看!

专家说……

Pamela See, Think KIDS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家表示,无论你的小孩现在几岁、你的家庭支援有多强,你都必须确保孩子在你出游时在心理、情绪和生理上都必须安全,而且在这段时间是感觉自在的。以下的checklist,可以记起来。

  • 如果可以,将小孩寄托在他们熟悉和感觉自在的环境,例如值得信任的家人和朋友家。这有助减少小孩的分离焦虑症状和压力。
  • 妥当地安排这段时间有关看顾小孩的所有细节,并让其照顾者做好充分准备。切记要留下明确的指示,包括他们的日常作息,饮食,以及任何特殊需要。
  •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计划,例如生病或受伤。确保照顾者拥有孩子的任何相关医疗信息和联系人方式。
  • 根据孩子的年龄,在必要时留下可信赖的亲友、同事等紧急联系电话。
  •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安排这段期间的活动。这将有助于让孩子们的经历更加愉快,并能够提供一种正常和规律的感觉。
  • 事前与孩子预习一些紧急状况,教导他们如何拨打“999”。 问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有人试图进入房子,你应该怎么办?”“如果你受伤了,你应该怎么办?”和“如果你想去朋友家玩,你应该怎么办?”
  • 制定特定时间与孩子进行联系,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或其他通讯方式。这将帮助他们感到与你有联系,并让你了解他们的情况。

当然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我相信,你必会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方法来relax一下,别太紧绷了,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