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足虚拟的世界

我们仍会继续这些线上活动,但则会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而此未来不会遥远。

KEN LIM & BELL BEH BUZZAR.APP

Bell于2018年果断辞去月薪六位数的法律职位,与合作伙伴Ken创建metaverse(元宇宙)界初创公司——BuzzAR。时至今日,公司已晋升成为业务高达数百万元的成功企业。不久前他们更收购虚拟现实游戏品牌The Cooking Game VR,并将与Meta(Facebook所属集团)共同构建metaverse生态系统。他们认为这仅是BuzzAR所能及的0.01%,称他们的“愿景是赋予世界创造的权利”。

你们是如何相遇并决定合作的?

Ken:首先,我和生意伙伴兼首席技术官Bell是童年好友;其次,我堂兄刚巧也是我们的共同好友 。从有合作想法到正式决定合作,及整个繁琐的创业流程,都仿佛水到渠成。


Bell:他当时刚好在找一位VR(虚拟现实)模特,拒绝长相完美的“芭比”脸而选中“面善”的我(这不是自夸哦) 。我因此在机缘巧合下以模特身份加入PlaySpirit虚拟游戏公司,与他开始共事。

为何会决定创建buzzAR,具体业务有什么?

Bell:我第一次接触VR和虚拟世界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当时能亲身体验借由VR仪器以“另一个身份去到另一个世界”感 觉好神奇,便对它未来的潜力深信不疑。它无形地在我心中播种发芽,并推进了我与Ken的进一步合作。BuzzAR因此成为我两的第二次合作,也是PlaySpirit的延伸——它是一间识别技术公司,主要为本地商业界及各零售商们提供AR(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方案。

KEN LIM HAPPY TOON PICTURE

Ken曾在没任何外部资金的情况下成功出版20多部游戏并吸引很多玩家,是如何做到?

Ken:出身自普通家庭的我一路平平凡凡,不曾拥有奢华生活,却在大学时期获得高达$1,000欧元的政府补贴。当时想与其用它享受生活,不如做点什么?因此决定将全额投入我人生中第一个互联网初创公司,并在21岁时得到人生第一笔百万订单。我选择退出工程系课程并开启后续的创业之旅,带领一九人团队埋头苦干,从零开始打造游戏框架、玩法等凡事亲力亲为。迄今已出版20多款网络游戏,拥有总计逾2,000万玩家。

为何buzzAR会看重metaverse?为何“metaverse”能成为去年关键词?

Bell Metaverse时代才刚开始。我坚信在我们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会建立包容性极高的一个metaverse世界,为“宇宙”10亿用户打造积极而正面的链接。对我们而言,“metaverse”已不再是热门关键词,而是自然的转变。就像2013年的线上游戏、2015年的虚拟世界、2018年的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用户自主创造内容(如我们的Happy Toon化身引擎)。过去几年的一切,都是促成metaverse的点滴。

BuzzAR早前收购The Cooking Game VR,并将与Meta共同构建metaverse生态系统。为何会有收购的决定?

简单来说,是网络效应。详细来说是因之前运营的PlaySpirit总部设在香港,而BuzzAR则是在本地的独立个体——为能更好将两者结合,也为公司以后的愿景,我们决定将更多的metaverse元素结合起来,打造更强大的链接。

为何会选择烹饪类游戏?是否也在研究其他类型游戏?

“女性”和“千禧年后”群体向来是我们游戏的主要用户,也是我们的强项,而烹饪类游戏往往会对这两个群体更具吸引力。我们未来会继续努力,尽全力为这两个玩家群体推出更多适用于家庭的游戏,如装扮类和具强大IP(网络通讯协定)的游戏。

BELL BEH HAPPY TOON PICTURE

身为本地metaverse先锋,会觉得现在的“元宇宙”与之前有何不同?

最明显变化是“所有权”——如果WEB2.0是“读”和“写”,那WEB3.0就是“读”、“写”、“拥有”。这点也在拥有各自线上头像的HappyToon用户身上显而易见。我们也同时在metaverse中创建代币竞技、所有权和交易功能,让更多用户能在此创作、赚钱、交易。

会否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沉浸于metaverse虚拟世界里而远离现实世界?

是的,毫无疑问。然而过程中仍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目前还未知晓。我们认为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这个现象会越发显著。

会认为我们现在已和metaverse共存了吗?

其实metaverse只是个术语。如果你算一算,我们每天用在网络的时间,猜想有八至十个小时吧?无论工作、娱乐、购物、交流,我们都通过网络进行,而近两年的疫情则更加剧了情况。我们仍会继续这些线上活动,但则会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而此未来不会遥远。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