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Dior的Lady Art企划第九个系列邀来11位艺术家参与创作出30个艺术品(图:Dior)
百说不厌的Lady Dior事迹: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于1995年受邀往巴黎出席19世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Paul Cézanne回顾展开幕礼,当时的法国第一夫人Bernadette Chirac为恭迎其到来,将一款尚未推出的Dior手袋(当时暂名为“Chouchou”——法文“宠物”之意)赠予王妃。
王妃对该款带标记性cannage藤编纹缝线的手袋一见倾心,据闻还一口气预定不同色款。她后来多次被拍到提拎该款手袋示人,无论搭配典雅或休闲造型都秒上新闻。法国品牌Dior后来将手袋易名为Lady Dior致敬王妃Lady Diana。
自推出市场以来,Lady Dior系列已成为品牌一大经典,恒久优雅之余也不断被注入新意。它不仅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且每次革新都突破了创新与想象边界。
品牌女装艺术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于2016年启动Lady Art项目,自此每一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Lady Dior手袋版型为“画布”,让他们以各自的独特艺术视角、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挥洒创意,打造出艺术感满满的Lady Dior手袋。
最新第九个系列汇聚的艺术家有来自秘鲁的Sara Flores,加拿大的Anna Weyant,美国的Jeffrey Gibson、Danielle McKinney、Vaughn Spann及Faith Ringgold和出生土耳其的Hayal Pozanti。此外还有来自南韩的Woo Kukwon(禹国元)、越南的Duy Anh Nhan Duc、中国的梁远苇与黄宇兴。
这11位艺术家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赋予Lady Dior诗意与生命力——每件作品不仅演绎各自的创作故事,更是对想象力和工艺的巅峰级挑战,突显现实和魔法的精彩交织。
中国艺术家梁远苇 (图:Dior)
于1977年在西安出生而现居北京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梁远苇,以其细致入微的油画闻名。她的作品广泛地在国际间展出,包括2011年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代表中国参展。其作品被多家著名艺术机构如香港M+博物馆和澳大利亚的White Rabbit Gallery收藏。
简短描述你的艺术世界。
梁远苇 我的创作是对自我感知的一种坦率表达。在我的艺术作品中,行动本身就是最终结果。
是什么时候,又因何决定当上艺术家?
梁远苇 约11或12岁时吧。我意识到艺术家或作家是少数几个不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环境限制的职业,同时又能包容个人主观性。与文学相比,我又觉得视觉艺术受到理性束缚的程度较低并更具内在神秘感。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成为一名视觉艺术家。
3D打印的树脂浮雕作品被组装到天鹅绒材质再制成Lady Dior手袋(图:Dior)
认为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梁远苇 我创作的初衷是为理解自我——试图厘清自己是谁、如何被神塑造又如何被社会建构。这些都需要我的创作忠于我的生命体验和感知。随着年龄增长,我的作品在每个阶段都会有所变化——我无法确定哪件作品最能代表我,就如我无法明确指出哪一个人生阶段最能代表我是一样的道理。
希望借由艺术传达怎样的价值观?
梁远苇 真实。
梁远苇说将其“笔触”拆解为“拼图”再组装成“开片瓷”的过程几乎自然成形,却意义深远(图:Dior)
图:Dior
图:Dior
对你来说,Dior这个品牌代表了什么?
梁远苇 Dior既是最早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品牌之一(我深刻记得约2008年由品牌赞助的一场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重要当代艺术展),也是首个支持我的品牌。Dior激励了其他品牌与中国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合作,充分展现了其文化视野与雄心。
这次的合作是如何展开的?
梁远苇 Dior于2011年收购了一件我的委托作品,并在全球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2023年,品牌就邀我参与第九个Dior Lady Art企划。
如何诠释Lady Dior手袋?你的作品象征了什么?
梁远苇 灵感源自我的《Golden Notes》油画系列,运用了厚涂技法呈现浮雕般的质感。每一个笔画都追求书法般的质感——笔触力量各异,彼此独立而不重叠。把“艺术语言”转向“手袋材质”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不重叠的笔触能被拆解为类似拼图的元素,对我来说是一个极重要的启示。
作品突出了哪些工艺?又使用了哪些材料?
梁远苇 绘画是平面但手袋是立体的,我觉得此企划正好为这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机会。这款Lady Dior的设计从3D扫描我的作品开始,再将笔触拆解为“拼图”。这些“拼图”随后被3D打印成树脂,并由手工组装到天鹅绒上以重现画面。主体参考了宋代汝窑的青瓷釉色,呈现出如瓷器般的质感,而我的笔触则宛如釉面开片。配饰采用古金色调以致敬汝窑碗沿的描金工艺,仿若玉带的手柄与肩带则选用浅绿皮革制作。
梁远苇 过程中哪个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
将我的“笔触”拆解为“拼图”并组装成“开片瓷”。这过程几乎是自然成形,却蕴含着深远意义。这款Lady Dior的形态简洁却蕴含卓越工艺与技术,仿佛一件历史文物般。
你与时尚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梁远苇 所有文化或社会结构,在本质上都是人们“穿戴”的服饰或用品——我在2015年的个展中将这句话展示在墙上,作为与艺术品的一种互文性表达。时至今日,我觉得这句话仍然贴切。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类似Lady Art的企划对你而言代表了什么?
梁远苇 作为一名长期隐居投入创作的艺术家,这类项目让我更好了解社会中其他行业,促使我从更远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体系及在社会中的角色。为了这次企划,Dior巴黎设计团队两度飞往中国与我会面和讨论。他们将我的概念具象化并展开大量实验,不仅展现品牌的卓越工艺,更在多个层面上启发了我。他们的专业精神与敬业态度,让我留下了极深刻印象。
南韩艺术家禹国元为这次Dior Lady Art企划创作五款造型各异的手袋(图:Dior)
南韩艺术家禹国元(Woo Kukwon)出生于1976年,以结合波普(pop art)和具象艺术的独特风格闻名。曾入选南韩最具指标性艺术奖项之一——第32届JoongAng美术奖20位艺术家名单,他自2009年以来举办了多次个展,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如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MCA)和LVMH基金会收藏。
简短描述你的艺术世界。
禹国元 我的作品聚焦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间隙”,主要以油画、纸上绘画及装置艺术为媒介。
品牌手袋工坊在禹国元的手绘作品添加缀饰(图:Dior)
因何会决定当上艺术家?
禹国元 我父亲是一位东方画画家,母亲则是钢琴家——走上艺术这条路,对我来说很顺其自然。
希望借由艺术传达怎样的价值观?
禹国元 优雅、平衡与卓越感。
对你来说,Dior这个品牌代表了什么?
禹国元 是代表法式精神的高定品牌。我认为fashion也是反映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而Dior就最能体现创意本质及法国当代艺术的精髓。
铁质手柄的浮雕细节以手工彩绘而成(图:Dior)
铁质手柄的浮雕细节以手工彩绘而成(图:Dior)
这次的合作如何展开?
禹国元 品牌和我身边的人都对此企划表现出极大兴趣,合作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最欣赏Lady Dior手袋哪一点?
禹国元 它所散发的低调优雅和所融入的精湛工艺。还有,握在手中时所感受到的尊贵。
你如何诠释Lady Dior手袋?作品象征了什么?
禹国元 我对材质或尺寸的变化充满了好奇。 当现有的油画材料被投射在手袋上时,它会转化成另一种不同材质;当作画时使用的画布被“反映”在梯形手袋上时,则会为最终的成品激起好奇与期待。
禹国元在Lady Dior经典字母吊饰上添加吉祥物(图:Dior)
作品突出了哪些工艺?又使用了哪些材料?
禹国元 仅使用油画形式进行创作。最初我尝试仅用画笔涂抹颜料,然而随着创作的深入,就也通过新工具发展作品。
你与时尚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禹国元 我认为时尚是与人类之间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艺术——不是穿或不穿的问题,更多是足以影响普罗大众的一种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