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造了一个大理石Lady Dior!

Dior在本地呈献《Lady Dior House》特展(至8月11日),《女友》与受邀参与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的艺术家Grace Tan进行专访。

Dolly Dai Xin

Associate Fashion Editor

本地《Lady Dior House》特展共分为Lady Dior As Seen By(自2011年开始的纯艺术创作项目)、Dior Lady Art(于2016年开启的供销售艺术创作)及Lady Dior Savoir-faire三大部分。其中由全球艺术家进行演绎的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更是第一次在本地展出,这次还邀来三位本地艺术家Samuel Xun、Genevieve Chua及Grace Tan加入创作阵容。其中,Grace Tan(陈斯恩)接受《女友》访问,分享其创作灵感及感受。

本地艺术家Grace Tan

本地艺术家Grace Tan(图 Dior)

这次受邀参与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对你来说有何意义?

看到来自全球的其他艺术家如何用各自的方式诠释Lady Dior手袋的精髓,实在令我惊叹!我能得到品牌认可,并有机会参与这次的艺术表达感到备受鼓舞,万分荣幸之余又极为开心。同时,我也很感激品牌给予的艺术自由。

如何看品牌的标志性Lady Dior手袋?

我觉得Lady Dior手袋的设计既现代又低调,可谓极致高雅。它完美结合了女性及男性的特质,如强烈线条和比例,与细腻藤格纹细节、俏皮吊饰相得益彰。

《Lady Dior House》特展Lady Dior As Seen By展区入口(图 Dior)

《Lady Dior House》特展Lady Dior As Seen By展区入口(图 Dior)

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能否分享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又最欣赏它什么?

品牌方和我分享了一些委约作品的故事——其中一些作品非常精细、fragile,几乎无法被运来展出。能在本地看到艺术家们完全自由且多样化地演绎和改造Lady Dior手袋,着实令我感到很兴奋。我个人觉得这款手袋已不只是主题或“画布”这么纯粹了,它甚至已成为每个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伙伴,体现出一种创作的解放。我非常赞赏品牌的远见及开放态度。

Lady Dior As Seen By展品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很难选,因为都很精彩。不过,其中由Wanda Barcelona(西班牙艺术工作室)、Choi Jeong Hwa(韩国艺术家)、Mounir Fatmi(摩洛哥艺术家)和Kohei Nawa(日本艺术家)创作的Lady Dior在提供新视角和维度这一方面,最能引起我的共鸣。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The Sum of Many Parts》(图 Dior)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The Sum of Many Parts》(图 Dior)

你作品的灵感和概念是?

《The Sum of Many Parts》主要讲述的是事情的形成、创造与转变,即事物如何聚合成一个整体。设计始于我对Lady Dior手袋Cannage藤格纹图案的迷恋——该装饰性图案源自创办人Christian Dior先生喜爱的藤椅。它原是一种很常见的篮编设计,但却具有参数特性(即可通过数学算法来描述和操作),使三轴交错的格子能从二维变成曲面的三维平面。我因此兴致勃勃地探索如何用三轴(3xes)结构生成几何Cannage藤格纹,然后再把这些图案解构,“挤出”具有深度和体积的三维几何块。当光线照射其上并在多面表面上投下阴影时,便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效果。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 The Sum of Many Parts

《The Sum of Many Parts》的设计制作(图 Dior)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 The Sum of Many Parts

《The Sum of Many Parts》的设计制作(图 Dior)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 The Sum of Many Parts

《The Sum of Many Parts》的设计制作(图 Dior)

主要使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术?

我一直在寻找能体现生成和转变概念的方法和材料,所以当我将二维Cannage图案转化为挤出的三维形态时,它们就让我想起了建筑中使用的积木或模块化砖块单元。随后,我则需要找到和这种可变性概念相符的材料,于是自然想到了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它是一种来自意大利卡拉拉地区的白色大理石,作为一种变质岩也体现了转变的理念。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材质,卡拉拉大理石与古典古代(classical antiquity)时期和艺术密不可分(自古罗马时期以来,卡拉拉大理石就被广泛使用,是许多著名雕塑和建筑的主要材料)。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 The Sum of Many Parts

Grace Tan的作品使用了来自意大利卡拉拉地区的白色大理石(图 Dior)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 The Sum of Many Parts

Grace Tan为Lady Dior As Seen By项目创作的作品《The Sum of Many Parts》(图 Dior)

最初是什么吸引你进入艺术和设计领域的?

我曾接受过关于时装设计和结构的正式培训,也被这门用织物和材料进行创作的工艺吸引。随着我的实践演变,进入艺术世界则是再自然不过的过程了。2003年当我开启kwodrent系列项目时,就是希望挑战服装的构造和感知方式。这并非是被时尚趋势和市场需求所驱动,而是为体现自己对服装制作和穿着方式的理解。对我来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方法。我在设计和制作服装时并没有遵循任何设计草图或纸样——每件作品都编号并记录下来,以便追踪和进展。

你的实践是从可穿戴的织物结构开始——又如何演变成创造雕塑品和特定场地装置?

没错。我开始时是制作由矩形构成的衣服,但这些织物片并没有为迎合身体而被剪裁或塑形,而是实验可穿戴矩形的一种练习。我使用了多样的材料来探索它们的结构特性——如丝绸雪纺可通过层叠来打造不同的透明度和硬度;硬挺篮纹丝绸纱和缎纹瑞士棉的个性则类似于纸。这些探索渐渐的开始引导我进行更大型的建构,因为有时作品太大或太具挑战性而无法穿上身。我于是便开始进一步推动实践,思考衣服如何演变成包围身体的物件或结构。在这一兴趣的引导下,我逐渐从纺织品转向纸张、金属、塑料环别针和束线带等材料,并用不同的规模进行创作。

以后还会探索哪些新媒介和主题?

会继续挑战并使用历史颜料(historical pigments)、纸张及如束线带和环形别针这样的日常材料进行创作。同时也希望探索光投影(light projections)——这对我来说仍是个未知的领域,所以我特别期待!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