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
@KARWAICHAN_
嘉慧是个情感丰富的画家——她不喜欢争吵也很愿意分享,就算是同行友人也愿意分享手上资源。哪怕到头来遭到对方背叛,她也会选择原谅。她就是如此善良的一个人。她说:“社会太冷漠了……大家只做利于自己的事,都不顾一切为达到目的,忘了分享爱和善意。我觉得生活不能缺了这些——没爱的人看不到生活的真善美,也无法品尝生活的美。”从小就爱绘画的她,参加过许多拍卖会并售出许多画作。去年她和英国名车品牌McLaren Automotive合作,创作了一系列以一级方程式(F1)赛车手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让她的名气大大提升。她也即将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场个人画展,并为此创作了一系列和丘比特有关的新作。对她来说,古罗马神话中这位小爱神象征爱,希望能通过他将爱传递给更多人。

会用哪三个形容词定义自己?
我写了10个形容词让我身边的朋友选,都一致选出这三个:真诚、同理心、行动力。我这个人缺乏思考力,待人处世都直来直往且有什么就说什么,难免偶尔会说错话。然而都是不带攻击性或刻意诋毁、伤害人的话,更多是我的真心分享。
身为艺术工作者,感受对我而言很重要。很多创意都藏在生活细节里,必须用心去感受。我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对身边人事物的直觉感知程度也很敏感。最后,我是个说走就走,想要做什么就会立马采取主动的人。
据闻你曾当过模特……
我很好奇你怎么会知道,哈哈!是很多年前的事了……17岁那年为赚更多钱支持我爱的绘画,我确实当过两、三年的模特。可现在的我已拒绝了所有模特工作邀约,一心一意投入画画中。我现在都以画家身份代言或出席活动,也绝不希望别人定义我为KOL。我只想大家知道:陈嘉慧是一名画家!
为何会视艺术为终身事业?!
我很小时就开始画画了。因为两个哥哥都比我年长很多,当我还是小学生时他们都已上大学或踏入社会工作了。加上爸爸长期在国外工作而妈妈也忙于工作,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我于是只能不停画画,它不仅让我找到安稳感,也让我和自己对话。
当时我还在香港生活,会为作品拍照然后放上网分享。14岁卖出第一幅画,有人以港币750元买下,让我开心死了。也是自那一刻,我更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虽然之后有新加坡和香港媒体公司要签我为旗下艺人,都被我一一拒绝了,因为我只想画画。
光环——对你而言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若光环套在“陈嘉慧”身上,我会视为一种枷锁。我更希望这些光环是属于“陈嘉慧的画作”,希望我的作品是 被讨论、被看见,甚至具争议性的。至于我自己,我只想活成一只能自由翱翔在天空的小鸟——体验想体验的,画我想画的,尝试我想尝试的。

最想摆脱别人给的哪个标签?
花瓶画家。有好些人会标签样貌和/或身材较出众的女生为花瓶,甚至认为她们所拥有的一切(如能力、地位、名气)都是通过不好渠道换来的。我有一幅名为《Man Wonder Woman》的画作就是探讨这个课题。我引用Mona Lisa的姿态画了一位看似是神奇女侠的女性,可我却画了廉价的红色塑料袋将她的脸遮挡住。她究竟是不是神奇女侠?由赏画人自己诠释。我想表达的是:凡事,都不能用表面去随便评价一个人。
在这个时代当全职画家,真能赚到钱?
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很多渠道能分享作品,因此机会也相对来说更多。我不敢说能赚大钱,但赚钱肯定行的,就看我们如何经营。
若干年后会希望别人如何评价“陈嘉慧”?
又想对未来的自己说些什么?无论是画画或经营感情,我做每件事都全力以赴。没奢望别人会记得我……只想说我们做人该如同画画那样,不该有界限也不该有定义。Just do it——never try never know。
另外,我希望更多人能珍惜艺术,提升对艺术与文化的教育培养,因为艺术确实能滋养我们的灵魂。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勿忘初心。继续创作更多有意义的作品并回馈社会,就算未来没人再欣赏我的作品,我还是会创作下去。
给你一个机会改写一段过去,那会是?
和我爸爸相处的时光。我承认自己极度缺乏父爱……我爸爸在我14岁那年离世,在他还没离开前,我们都是 聚少离多,一年里见到他的时间大概只有两到四个星期。小时候不懂珍惜,如果能让我改写一段过去,我想好好珍惜和他相处的时光,与他共创更多美好回忆。我记得我曾牵着他的手,问他有什么梦想。他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生意人。我再问他“梦想成真了吗?”他答“已成真了”。现在我好想再牵着他的手,告诉他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而我的梦想也成真了。

摄影 Chee Wei
美术指导&造型 Ervin Tan
发型 Keith Ong
修饰 Crystal Fong, PLIKA Makeup
造型助理 Catherine Chin
制作 Ezr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