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地道本地美食变成首饰
她笑说因为是“吃货”,才想到把这些本地美食变成了精致的首饰!
#NYpeople
Content Producer
虽然不擅长烹饪,但她却把本地食物变成了可爱精致的首饰,让人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图:部分元素由KLAY.SG提供,照片《女友》拍摄)
KARYL TAN / KLAY.SG粘土饰品品牌联合创办人 / @KLAY.SG
Nasi lemak、九层糕、粽子、红龟粿——这些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的美食,在Klay.sg三位创办人的巧手中都变成精致的迷你粘土饰品。手作坊主导人Karyl笑说,一切源起皆因她们都是吃货!食物的味道无疑是对一个地方的最道地回忆——把吃的艺术这般呈现,不就精准体现了何谓“home is where the art is”?
因何爱上粘土设计,并把兴趣发展成副业?
是深受我阿姨Stephanie的影响——她是迷你粘土摆设品的收藏者,同时也在线上销售一些手作品。她在家中展示了琳琅满目的精致作品,就让我萌生想法:何不将这些作品制成可佩戴饰品,这样就能穿出门让更多人欣赏。于是,我和我妹妹Kelly与阿姨组成三人组创办Klay.sg(与“clay”谐音),制作以本地美食为题的小饰品和喜欢的人分享。
Klay.sg制作的各式“本地美食”造型粘土首饰。(图:Klay.sg提供)
目前以怎样的方式经营,又如何分工?
品牌于2016年创办。我们三人都各有正职,因此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或周末完成订单。我算是经营上的主要负责人,在创作方面则会互相讨论新点子,然后一起进行研究及试验,只有成功了才会推出新品。
为何多以本地食物为主?想传达哪些特色或本地文化?
因为我们都太爱本地食物,都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哈哈!刚开始经营品牌时,我们发现市场上少有以本地美食为题的迷你粘土艺术家,就因此决定填补这个市场空缺。悄悄告诉你:我本身不擅长烹饪,所以“真”美食还是交给专家,我还是专注制作迷你“假”美食好了,哈哈!
每件作品皆全手工制作,过程是否复杂?
主要使用风干粘土(air-dried clay)和树脂(resin)为材料,制作过程不算复杂,但却十分耗时及考验耐心。如迷你“粽子”:我们会把真粽叶洗净后,再依照我们制作的模型进行切割,然后再把平常剩余的粘土当“内馅”包在里头。每件作品可能需要多个步骤或组件才能完成。
最具难度的作品是?
由于人力有限,所以我们不常接受特别定制,但会根据顾客要求从现有作品中稍作修改以符合要求。如我们曾制作难度很高且得加“炸鱼”的“nasi lemak”——一盘“nasi lemak”有八到九种“配料”,且每一个都要做到以假乱真;连“花生米”也会精心制作颜色深浅不一又带“花生皮”或不带“皮”的,旨在做出栩栩如生的效果。庆幸是完成品令人极满意,而这款作品也成为我们其中一款热销及长期制作的产品。
栩栩如生的Nasi Lemak, 制作过程耗费不少时间精力。(图:Klay.sg提供)
最满意的又是哪一件作品?
“红龟粿” !这是Klay.sg的第一款产品,也是我们的“起点”。这些年来,我们在原版设计上进行了多次调整,还注入一些我们的创意——如早前推出七彩版本“红龟粿” ,十分受欢迎。
还想让哪些食物以迷你粘土的方式呈现?
目前正在尝试制作“大白兔奶糖”,还计划推出“海南鸡饭”、“云吞面”和拼盘“食物”的胸针。这些大家很熟悉的食物相信会让本地人觉得亲切,而游客则可把他们在本地尝过的“美食”带回家当纪念。
童年回忆里少不了的“落地花”饼干,被制成迷你版首饰后,既保留纯真也特别俏皮可爱。(图:Klay.sg提供)
可有开实体店的计划?或把副业变成主业?
暂时没开设实体店的打算,因为担心成本增加会导致价格也被迫上涨。然而我们每年都会参加Public Garden快闪摊位活动,让顾客可亲自到摊位选购,也算是我们“实体分享”的一种方式。我们目前只想把它视为爱好及一种能减压的兴趣,若成主业就会有销售压力。
另外我刚升任为新手妈妈,连开发新品的时间也相对少了。很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顾客——是他们陪着Klay.sg成长,所以我们一定会继续推出好作品,为他们带来惊喜。
若只能向外国朋友推荐一样本地美食……
肯定是kaya butter toast(咖椰及黄油土司)和kopi(咖啡)的“二合为一”组合! 这个经典早餐既简单又美味,绝对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好吃的kaya也必定会让人回味无穷。
Pinko 连身裙 $600 (粘土首饰来自Klay.sg)。(图:《女友》拍摄)
摄影 Lawrence Teo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Soo Jet
发型与彩妆 SARAH TAN USING SHU UE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