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探索无形与混乱的交互艺术家
她很被实验性的东西和声音吸引,尤其那些易被忽视的无形物质,甚至有些混乱的荒谬之物。
Associate Fashion Editor
KIMVERLYN LIM交互艺术家@METAL_UPA
Kimverlyn善于运用音视效果、创意编程和3D软件作为媒介创作出质感丰富的艺术作品,对音乐的兴趣也自然投射其中。目前正在伦敦大学学院(UCL)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攻读表演与交互设计建筑学硕士的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工作。期待看到这位年度Faces to Watch之一的艺术家,如何借由各种艺术实践开启更多新世界。
交互艺术家 Kimverlyn Lim (Store Unda混合材质夹克、上衣及长裤)
是什么激发了你的设计及艺术之旅?
小时候玩过很多游戏,其中的世界构建、声音、互动设计、技术等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由于拥有长达10年的舞蹈经验,所以音乐也和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最初专业是传播学,当时的志向是当时尚记者,但后来却发现其实自己更想当设计师,于是就在广告业工作了一阵子。后来接触到用户体验(UX)设计时,发现它结合互动、技术和设计的精彩,着实令我沉迷。
我在朋友鼓励下继续探索UX领域,但工作大约七年后就开始感到疲惫,于是通过创意编程、3D和音乐世界重新建立联系。基于之前的设计背景,我致力在体验空间中探索音视效果,也融入我过去的种种兴趣。这些元素看似分离,却又相互关连。
目前之所以攻读硕士学位,是因感觉自己在技术层面和想要实现的目标之间还存有距离。现在的课程对于我很合适,因为它不仅仍属于建筑和空间范畴,也能教授我所需要的技术和概念技能。
如何逐渐探索出自己的创作风格?
这是我还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一个持续性过程。我得说我仍在探索着,每个我经历过的项目都会给我更明确的方向和风格定义。有时完成项目后再回顾,可能会更容易总结。即使我并不是有意识地专注于此,但总会有惊喜发现。
Kimverlyn设计作品《Memory, Point, Cells》(图 人物提供)
曾在知名广告公司及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现在兼职则有更多选择自由。你最被哪类项目或合作吸引?
我很被实验性的东西和声音吸引。尤其是那些易被忽视的,如赫兹空间、频率波、振动及肉眼看不到的无形事物。这种物质聚合在一起的“物力”(thing-power),甚至能让无生命的物体展现出一种特别的“表演”效果,非常有趣。我曾较喜欢独自工作,但后来意识到当与合适的人共事,合作能解锁很多成长和灵感。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各人也会对任务更有责任感,不会轻言放弃地尽量去实现。
灵感来源?及喜欢探索的主题?
我喜欢归档和收集。灵感来源很多——可以是找音乐或做DJ时,也可以是研究自然及其系统时。此外,书籍(包括推想小说,即speculative fiction)、电影、动漫中有很多不错的概念,时尚、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的人也常常很有启发性。我喜欢的创作内容多样,如关于物质性/非物质性、控制论、赫兹波、网络文化、与自然或物理学相关的动力运动,及像Arduino这样的技术等。有时也不乏荒谬之物,如一些运作南辕北辙的混乱技术装置。
Kimverlyn设计作品《Five Phases(五行)》(图 人物提供)
音乐似乎在你的创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虽然不是音乐人,但却最近才发现我实际上非常热爱音乐。它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以前我只将其视为普通爱好。我意识到我们能通过多种形式来爱和表达音乐,无论是舞蹈、视觉艺术或其他形式。声音作为我们感官体验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氛围(如冷气的嗡嗡声、风声、环境振动的声音)。而从音视效果的角度来看,音乐往往是启发创意和情感故事的源泉,进而影响我的视觉创作。
Kimverlyn与Kin Leonn合作的MV《Your Spectrum》(图 人物提供)
你和本地音乐人Kin Leonn(擅长氛围音乐)的合作很精彩,可还有类似的合作?
与Kin Leonn(@kinleonn)合作的《Your Spectrum》MV让我有机会测试新的AI模型,用来表现光、水、空气和气氛的纹理,传达出柔和和内省的感觉。此外我也为Blush(@blush__band)的演唱会打造视觉效果,并和SIIIO(@siiio.bak)合作紧密制作一些音乐视频。最近我们借朋友的旧扫描仪扫描了一张传统软盘,并使用TouchDesigner和AI来扭曲和故障化视觉(可在YouTube观看“pls keep left”视频 @yourfriendan666)。
Kimverlyn与Kin Leonn合作的MV《Your Spectrum》(图 人物提供)
当下哪些新技术最让你兴奋?
我对新兴技术的结合最为兴奋,如将Arduino与TouchDesigner结合,或5G与远程机器人技术结合。此外,我激动于网络的发展和去中心化的趋势——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本身,涉及的归档和社群成员共同推动和管理的方式,能让人更自由地共享与交流。最后,还有Alpha世代艺术家们及他们定制世界构建游戏产生的影响。
目前有什么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接下来的计划?
我正与我的合作伙伴Jin进行着一个项目,设计了一个大气组件系统,用来归档东方次文化社群在声音和艺术方面的元素。这个动力系统在演出现场一隅作为观察者和存档员,不录制声音但记录着社群氛围和动态,如湿度、空气和气体。它被称为“cache stew”,我们也正在创建它的网站(cachestew.world)。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归档不断发展的社群,为现在及将来的人做保存。等完成硕士学位后,我希望能正式创立个人设计工作室,专注于设计线上线下的各种互动装置和体验。
摄影 Veronica Tay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Jet Ong
发型&彩妆 Sophia Soh, The Suburbs Studio, using Kevin Murphy and Dior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