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记录本地历史建筑和...雨

本地建筑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但对Finbarr Fallon而言却都蕴藏着独特魅力和故事。

#NYPeople

Jolin Yong

Content Producer

习以为常的日常,在来自伦敦的他眼里却是全新的美景。(图:拍摄作品由Finbarr Fallon提供,照片《女友》拍摄)

FINBARR FALLON / 摄影师 / @FIN.BARR + @UNIT.PROJECT

曾在伦敦生活的Finbarr Fallon于八年前移居 新加坡,带着“新鲜”眼睛审视日常中被我们忽略的事物。本地的建筑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但对他而言却都蕴藏着独特魅力和故事。他与好友Samantha Chia于2020年联手启动特别项目《UNIT.》——聚焦于探索新加坡建筑的内在美与历史意义。

从1970、80年代私人公寓到The Golden Mile Complex等独特建筑——不仅记录建筑形态也旨在讲述背后的生活与情感故事,展现了 新加坡建筑文化的丰富与独特性。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

自小学时。作为90后,我刚好赶上了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的时代。我的第一台相机是台数码相机——自拥有它那一刻起,摄影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清楚记得我拍的第一张照片,是在伦敦上学时一次校外旅游中,记录了我和朋友一同参观的地方。因当时拥有相机的人不多,所以回看当时每一张照片,对我来说都充满纪念意义。

为何特别热衷于建筑摄影?

我接受过五年建筑学专业训练,而建筑对我来说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不仅是艺术品, 还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每位设计师对细节处理也各具匠心。从草图到建筑完毕的过程总让我感到震撼。2016年我以建筑师的身份来到新加坡, 在研究本地建筑与设计过程中,习惯用相机记录这些建筑风貌,逐渐被这座城市丰富又多样的建筑风格吸引。我因此决定创业专于建筑摄影,用镜头捕捉城市发展的独特故事。

大多是整齐划一的本地组屋或者建筑,为何值得关注?

对生长在这座花园城市的人而言,许多建筑或许显得整齐划一;但对我这个从伦敦初来乍到的人来说,用“新鲜”眼睛总能发现本地人可能忽略的细节。即使是看似统一的建筑,对我而言也蕴藏很多有趣的地方。 我觉得建筑的意义远不止于形式或材质,而是在于人们如何在这空间里生活与互动。 这种“生活化体验”深深吸引我,也是我进行建筑摄影时最关注的部分。

为何对1970、80年代的建筑特别感兴趣?

当时的新加坡从低密度住宅过度至高密度的高楼城市,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极具创意的建筑,例如Golden Mile Complex、People’s Park Complex和已被拆除的Pearl Bank Apartments。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反映了 当时的设计理念和时代背景,也因近年来设计益发统一的新建筑而更显珍贵。像Pearl Bank Apartments这样的建筑因为现代化被拆除,实在让我感到惋惜。这些旧建筑不仅是特定时代象征,还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消失意味着城市失去了一部分过去。

有没有哪一栋已被拆除的建筑让你特别忘怀?

要我选出最喜欢的建筑很难,我可以和你聊上好几个小时(笑)。一定要选的话,我会选 Rochor Centre的“彩虹”组屋。它虽然是政府组屋,但鲜艳的色彩却格外吸引眼球。这一栋包括组屋群和商店的建筑,还同时承载着其社区的活力与温暖。当年你能看到长辈们在楼下喝咖啡,邻里间其乐融融。尤其是居民聚在一起的场景,浓浓的人情味与烟火气息总能让我感到治愈。这栋建筑虽已被拆除, 但它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令我难以忘怀。

《UNIT.》项目主要收录什么样的作品?

已完成两本《UNIT.》系列摄影集——第一本聚焦1970、80年代本地建筑的内部空间, 第二本则是专注建于1970年代的Golden Mile Complex。这些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故事,非常值得关注。我们之所以会将这个项目命名为《UNIT.》,是因为房屋在新加坡是通过“unit”(单位号码)来识别,这一种独特的本地文化。与英国使用的“flat number”不同, 新加坡的“unit number”不仅是一个地址或编号,更象征着人与空间的一种联系。

此项目是如何开始的?

第一本《UNIT. a glimpse into Singapore’s 1970s -’80s private apartments》是我和 Samantha联手完成的项目。她和我一样也学建筑,现在则是一名城市规划师。我们恰好都对新加坡1970以及80年代的建筑怀有浓厚的兴趣——此项目的灵感源自一次聊天,当时谈到有些建筑的外观广为人知,但内部空间和居民的生活却几乎没有详细的记录。 为弥补这一“空白”,我们决定制作一本书, 用图片和文字来讲述这些故事,展现这些建筑的独特魅力和背后的人文情感。

是如何找到这些特别的建筑呢?

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亲自去探索城市,每个周末我都会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漫步过程中发现有趣的建筑;二是通过研究资料, 如有一次我在Basheer书店发现一本出版于 1990年代的书《Innovative Architecture of Singapore》,它介绍了一些已被遗忘的建筑。 那本书介绍了我至今仍觉有趣的建筑—— 是位于Pasir Panjang的Palisades公寓。 它是建在山坡上且配备着一部斜坡电梯 (funicular lift)的1980年代公寓。这样特别的建筑正是我想要展示的,所以会继续根据这两点方式去寻找拍摄目标。

除了建筑还喜欢拍摄什么样的内容?

一切有氛围感的事物。自然光线和天气常常成为我的拍摄“对象”——如清晨的阳光、柔和的薄雾和有质感的雨水等——都能够营造出特定情绪和氛围。我尤其热爱雨天,并有一个已坚持了六年,名为《RAIN》的长期摄影项目。 每当下雨时我都会外出拍摄,记录雨水为这城市带来的独特氛围和情感变化。对我来说这不仅是记录天气,更是透过镜头讲述一场关于雨与城市的故事,让观者能感受到画面背后的情绪共鸣。

Finbarr Fallon 的下雨天

《RAIN》by Finbarr Fallon

若有机会参与城市发展,会如何保留旧建筑的同时实现现代化?

我认为“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是很好的方法,可在保留旧建筑的基础上赋予它们新用途。不同于拆除,适应性再利用旨在通过重新设计现有的建筑,将其转变为拥有全新功能的空间,如New Bahru就是非常好的案例。通过保护和再利用,我们既能保留这些建筑的精髓,又能让它们融入现代环境。 这样不仅能保存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性,还能让它们在当代焕发新生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完美连接。

Loro Piana 外套(POA) ,毛衣$14,300,毛衣 $7,340,领巾$650,造型师专属长裤(图:《女友》拍摄)

Loro Piana 外套(POA) ,毛衣$14,300,毛衣 $7,340,领巾$650,造型师专属长裤(图:《女友》拍摄)

摄影 Lawrence Teo
美术指导 Paul Soi
造型 Soo Jet
发型与彩妆 Benedict Choo Using Make Up For Ever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