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看到有人在我的照片上留言给他们的朋友说,这是他们小时候聚在一起的地方或是他们曾经在这个座椅分享过秘密等。这证明了组屋楼下的空间对不同人有着不同意义,但都是大家的共同经历与回忆。

@jontannn

“我家楼下”是新加坡人再熟悉不过的表述,对于已习惯住在高楼组屋的国人,组屋底层的公共空间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摄影爱好者陈俊杰(32岁,广告账户服务人员)就花了几年时间,专用一台手机和一支三米长的自拍棒,拍摄我国独特的“组屋楼下”风貌,记录组屋底层一张张座椅和一面面拥有独特设计的墙壁。

@jontannn 祖屋楼下 #LepakDownstairs
街头摄影师Jonathan Tan去年12月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 (@jontannn)开启 #LepakDownstairs 摄影系列

他说,大学时到韩国做交换生时喜欢上街头摄影,因此希望在新加坡也能从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捕捉到不一样的视角,让人们重新注意生活中经常忽略的小角落。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摄影集后,引起不小的回响,更有超过4000个转发。

陈俊杰说,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觉得组屋楼下的墙上拥有许多独特的设计,还有不同的座椅,所以就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这个摄影之旅将我带到新加坡各个我不知道的角落,让我发现不一样的事物……虽然我在这里土生土长32年,却发现自己好像并不是很了解这个国家有着什么样的美丽。”

他曾为了找寻组屋底层不同设计的座椅,在一天里不知不觉地行走了19公里。为了寻找组屋底层设计独特的墙壁,他更是花了将近两年走遍全岛各地。

他说:“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看到有人在我的照片上留言给他们的朋友说,这是他们小时候聚在一起的地方或是他们曾经在这个座椅分享过秘密等。这证明了组屋楼下的空间对不同人有着不同意义,但都是大家的共同经历与回忆。”

因为摄影集在网上传开,不少公众纷纷为他提供“线索”,向他通报设计别致的组屋底层。此外,一些老一辈国人感谢他记录这一切,让陈俊杰大受鼓舞。

请谈谈你的背景,以及当上摄影师的过程?

我其实是从事广告创意行业,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72andSunny任职品牌经理。我在大学时期开始爱上摄影,一次参加海外交换学生计划,我带着一架DSLR单反相机,想记录在国外的旅程回忆,于是慢慢对街头摄影产生了兴趣。

回到新加坡后,我发现带着DSLR单反相机四处走,实在是太重了,而且在拍摄街头照片时,会显得太具“侵入性”,容易引人注意。因为街头摄影的精髓在于捕捉自然有趣的瞬间时刻,所以我开始改用iPhone拍照。我不会把自己称成真正的摄影师,更像是个摄影爱好者吧。如果让我负责一个正式的拍摄工作,要处理那些灯光道具,我会觉得不知所措!

用iPhone手机拍出好照片的秘诀是什么?

我主要会用手机的网格线功能( Grid Lines)确保照片的结构平衡,也会稍微调一调曝光值。我也会用VSCO做一些小小的后期调整,比如裁剪照片、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就大概是这样而已!

你有没有想过全职从事摄影工作?

我不会想当全职摄影师,只是想纯粹把它当兴趣来经营,这也能让我的创意思维保持活跃,对我的工作会有所帮助。另外,我也能按照自己的步伐,全权掌控拍摄的整个创意过程,不需要在压力下按时间表来进行、还要经过顾客的修改和评头论足(这些情况我在全职工作已经面对够多了。)

你在个人网站中透露自己患有轻度色盲症,这会影响你的拍摄作品吗?

还好,虽然照片色彩也是一个重点,但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照片的整体美感。只要自己觉得照片好看,我就觉得满足开心了。不过如果是像Singapore Pantone这样的摄影项目,色盲问题就可能会多少有一点影响,所以我会让我太太给我一些意见。

#LepakDownstairs系列照片中,主要拍的是组屋区底层桌椅,它们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我觉得是整体结合,包括形状、图案和颜色,这些桌椅各有独特之处。我认为这很有趣,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带着一股新加坡本土气息。颜色虽然是一个要素,但不是我着重追求的,我会到处去寻找这些桌椅,去捕捉一些我之前没见过的景物画面。

你是怎么开始策划这个拍摄系列、如何决定要去哪里拍?

这些都需要很多运气。虽然在比较旧的组屋区,这些桌椅较为普遍常见,但也无法确保真的可以找到。通常我会选一个地区,然后步行逛逛,希望可以找到拍摄目标。有时候走累了,会干脆跳上巴士,再留意车窗外景物,希望看到适合的地方。这个摄影项目最难的地方是我必须要随机出动,逛走各个邻里区寻找目标,体力上很累,但我想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你最爱拍摄哪个邻里区?

我没有一个最喜欢的地方,但如果真的要选,我觉得是为了拍摄这个照片系列,我第一个去的邻里区、靠近Mei Ling Street和Stirling Road一带。主要因为那里还没经过大翻修,保留了有一种很old-school的味道,还能在新加坡看到这样的景物真的很棒。

拍摄桌桌椅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到这些桌桌椅椅,这需要走很多的路。有时我发现了它们,但有其他人坐在那里,我当然不可能赶走他们。如果他们真的会那里呆很久,我也没有办法一直等,有时没拍到照片就离开了。另外,我用的是很廉价的自拍棒,所以拍照时要格外小心,要拿好手机,我可不想自己的手机从高处掉落。

你想透过#LepakDownstairs照片系列传达什么讯息?

其中一个想表达的是希望人们能更去欣赏这些日常的生活、平凡的景点。许多现代化翻新工程正在快速进行中,我们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就不能再看到这些景色了。我们需要更欣赏这些新加坡独一无二的特色,我因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也会忽略了它们,有时候能换个角度好好欣赏这些景物,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另外一点想表达的是在新加坡拍照,你不需要有昂贵的摄影设备。许多人以为我使用无人驾驶飞机拍摄,其实我只是用了手机,外加我网购而来、一支很长的廉价自拍棒。最重要是找到适合的主题,然后一台人人都有的手机就可以搞定接下来的拍摄。

总体而言,我的作品收到不少正面评价,我想是因为大家的怀旧情结,每个人成长过程熟悉的画面,被给予一个新的角度观点,人们开始学会欣赏生活中这些平凡景色。

你曾说过组屋区底层是用来培养社区邻里精神的空间,经过翻新后的社区,邻里精神会受到影响吗?

我个人觉得组屋区底层翻新后,邻里精神并不会被削弱,我觉得人们还是会找沟通管道,和邻里社区里的人互相交流,可能是在民众俱乐部、联络所、巴刹或小贩中心。

你过去的作品常常以组屋为主题,似乎对组屋区特别有兴趣?

组屋区是新加坡最有代表性的标志,值得更受到更多关注。我从小在组屋区成长,也曾把这些一景一物视为理所当然。组屋设计其实很有趣,无论是底层公共空间或桌桌椅椅,它们都带有迷人的独特气息,如果能和当初设计它们的建筑师了解更多,会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原文取自早报网Female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