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似很简约,但是却藏有很多空间。光是从哪里透进来?影子为何会投影在这里?这些都等待看的人去发掘。

雕塑家 @faris_nakamura |
FB @Faris Nakamura

他是新加坡少见,以空间为创作主题的雕塑家。乍看他的作品,你可能会被其简约的色调和线条干净的形状所“蒙骗”,但随着变换角度,会惊喜地从不同空间看到它内有乾坤。从事雕塑创作两年后,他已开始主办个展,更有很多买家青睐他的独特创作。
2021年,他将参与Facebook的“Artist In Residence”企划,在位于Marina One亚太区公司总部的空间墙展示作品。

你什么时候开始雕塑创作?
我其实学了八年的长笛。高中毕业后,我跟父母说想报读Fine Arts,他们吓了一跳。当时觉得,往音乐发展好像是顺应父母的期许,我想随心为自己做点别的。在LaSalle就读Fine Arts时,我逐渐发现艺术不只是画画,还可以有很多形式,并在毕业前开始了雕塑创作,至今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现在,我白天在Singapore Art Museum工作,晚上就到studio做雕塑。

为什么雕塑作品都围绕着“空间”这个主题?
我很爱画空间,或许因为从小就渴望空间感。家里的空间有限,我以前是跟哥哥share room,现在则和弟弟同房。在新加坡,空间也是一个大家都很在意的课题。后来我发现用画画的形式,满足不了我对空间感的要求,因为画毕竟是2D的,是平面的。我想以另一种创作形式来让人体验空间感,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来“探寻”空间,因此开始了3D空间雕塑创作。

你如何形容自己的创作风格?
我会这样形容——deceiving minimalist。它看似很简约,但是却藏有很多空间。光是从哪里透进来?影子为何会投影在这里?这些都等待看的人去发掘。有时你甚至必须转动身体,甚至以别扭的姿势,才能看到隐藏在其中的小空间。
有时有人会要我将作品照片寄给他,甚至要求正面图,那其实根本无法看到和完整体验到作品全貌。
或许,这也跟我的个性有点像吧。我平常的穿着很简单,爱黑和白,可是若注意看,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我总认为含蓄的细节和微妙的小动作,其实很美。

想透过作品传达怎样的讯息?
想献给那些跟我一样渴望空间,但又能从中得到喜悦的人。我们总说新加坡的空间有限,可是根据调查报告,新加坡的空间其实不少,只是碍于一些条例和条规,我们可以拥有的空间受到一定设限。你可以做的就是踏出家门,为自己寻找空间。例如void deck的一角,或许就是你阅读的地方。
在找到自己小天地后的那份喜悦,同样令人很期待。

在本地进行空间雕塑面临什么挑战?
哈哈哈。也是空间问题。要进行创作时,有时候得考虑哪里可以容纳我的作品?我的工作室空间不大,如果要更大的创作空间,那也意味着要更高费用。另外材料也是问题,因本地物价偏高。这些,都是考量点。
幸好在新加坡想从事艺术,有不少团体提供经费资助。例如我早前就获得IMPART Awards的奖项,有了一笔奖金可以作为创作经费。

疫情衍生出“社交距离”,是否令你对空间有了不同想法?
我在这期间展出了两项作品——看似关闭的门、窗,可是光却仍能从铁支穿透进去。现阶段我们或许都感觉窒息和受困,但是我想让大家看到positive的那面。
当这一切过去,还是会看到曙光。那时候,我们对于空间也会改观,或许会更珍惜任何一处的小空间。